返回

第八百八十一章 国之干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八百八十一章 国之干城 (第2/3页)

中加恩其子孙,给他的长子高苑县令孙铨升了一级官,二子孙鉁授承事郎,其余儿子中除去已先去世的外,另外三个儿子孙钥、孙铈、孙镐各授迪功郎,并荫其孙。

    除去这些外,朱慎锥还特意从皇庄拨千亩良田赐给了孙家,并亲自手书一副给孙承宗。如此优厚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孙承宗接旨后心中苦笑,瞬间就明白了朱慎锥这么做的用意。

    果然不出所料,在宣读完圣旨后,宣旨的太监私下告诉孙承宗,说皇帝希望孙承宗能去一趟京师,皇帝想见见先生,而且考虑到孙承宗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皇帝还特意派了车马,以守护周全。

    孙承宗又不傻,他当然明白朱慎锥的打算,何况他之前推辞多次,现在如果继续装傻不去京师不见皇帝,这对于孙家来说就是祸了。

    孙承宗虽是读书人,却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他虽然是东林党成员,可和东林党大部分人不同,极少空谈更注重实际,可以说是大明朝廷中难得的清醒人。

    现在皇帝给了这样的面子和梯子,他孙承宗再不知好歹打皇帝的脸,这意义完全就不同了。别忘了现在朱慎锥已不是监国,更不是郡王和亲王,而是大明的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大明臣子,孙承宗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京师。

    就这样,孙承宗跟着来人坐车到了京师,到京师的第一日朱慎锥就早就安排好了这位先生的住处,让其住下后歇息两日,等到第三日一早,朱慎锥就派人把孙承宗接来宫中,在乾清宫的偏殿见他。

    坐在凳子上,离着朱慎锥只有两步的距离,这个地方孙承宗不陌生,而且很是熟悉。

    他当年当天启皇帝老师的时候就是在此教授天启皇帝的,后来当了蓟辽督师主政辽东军政,每次回京也是在这受到天启皇帝召见的。而在己已之变后,孙承宗临危受命统帅各部驱逐皇太极,回到京师还是在此见的崇祯皇帝。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孙承宗已比之前更老,而坐在他面前的人也换成了朱慎锥。

    孙承宗是第一次见到朱慎锥,虽然臣子见皇帝按理不能仔细打量圣颜,可在这种场合两人对坐却没有这种说法,所以孙承宗第一时间就仔细看了朱慎锥的容貌,并心中对这位新君有了第一印象的评价。

    从面容来讲,朱慎锥更像开国太祖朱元璋,和永乐皇帝朱棣的容貌也很相似,毕竟都是朱家的子弟,长着相同的脸庞,再加上朱慎锥留着断须,配着这副面孔,就更酷似三分。

    相比之下,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的容貌却和先祖有些区别,这主要是因为自从孝宗后开始,之后的大明天子的脸就渐渐长了,也瘦了不少。但凭相貌来看,朱慎锥更接近朱元璋和朱棣的画像,而且朱慎锥和体弱的天启皇帝,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不一样,坐在那边面带微笑,虽举止随意,可身上却隐隐有着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威严和压力。

    这和所谓的帝王气度无关,孙承宗经历五朝见的皇帝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