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贪之心动 (第2/3页)
些不好过,再加上这几年北方的灾害虽然缓解却依旧没有恢复,大清的生产力不足,还要维持战争,已渐渐入不敷出了。
以前大清还能借着战争从大明那边掠夺物资,或者像当初袁崇煜借着哥哥袁崇焕的关系卖粮食给大清,可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大明那边的篱笆越扎越紧,当今天子永明皇帝朱慎锥可不是崇祯皇帝,这个人极不好对付,皇太极为此很是头痛。
如果能通过和大明南方商人群体,甚至南方的世家大族包括南方文官、士绅群体进行贸易,表面上是和朝鲜贸易,可实际上却是大清依靠这个办法从大明获得急缺的物资,尤其是粮草等物,那么他袁崇煜在皇太极那边的地位就完全不同,摇身一变成为皇太极的红人是肯定的,而且能借此机会在大清那边真正站稳脚跟,给子孙后代挣一份足够传家的家业,岂非两全其美?
老马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袁崇煜虽然没听说过这句话,但其中的道理却很清楚,他有足够的信心说服杨德化和他背后的人,而现在杨德化的反应也说明了这点,他没马上答应不是因为没有动心,而是利益和风险再加上需要和背后的人商议的缘故,这些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既然杨德化的反应在袁崇煜的预料之中,袁崇煜也就不再催促,当即表示希望杨德化能够在此事上多多帮忙,只要事成,他朝鲜朴家绝对不会亏待杨德化,同时还送上了另一件礼物表示他的心意。
等看到一支在锦盒中,年份至少八十年以上的老山参时,杨德化眼睛瞬间冒出了精光,脸上绽放出如同菊花一般的笑容,嘴里说着客气话,手中却死死捏着装人参的锦盒,一副贪婪之色可见一斑。
没有在杨府多留,谢绝了杨德化的留饭的好意,袁崇煜起身告辞。
等亲自送走了袁崇煜,回到屋里的杨德化仔细琢磨起了刚才袁崇煜的一番话,越想越是兴奋,高兴的在屋里转个不停。
“这件事绝对要干!而且不能小干,要大干!一旦干成了,我这一脉以后富贵就不缺了。”杨德化心里如此说道,自杨家三兄弟分家以来,他这一脉过的最不尽人意,到了他为家主的时候,就连考个秀才都没能考中,只能靠祖荫补了个秀才的功名。
这种秀才在普通人眼算是不错,可在真正读书人眼里根本就瞧不上,甚至还会被人取笑。可问题在于杨德化实在是考不上啊,如果没有秀才的功名就得失去免税的资格,家里这么多产业这么多田,总不能白白便宜了朝廷吧。
当了秀才后,有自知之明的杨德化知道自己这辈子都没可能通过科举出仕了,所以这才给人当了师爷。虽然靠着杨家的名气和自己在师爷上的天赋,杨德化的日子过的不错,可师爷毕竟就是师爷,不是官员,作为师爷根本就是无根之萍,靠的是东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