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利品 (第2/3页)
郑鸿逵不愧是海盗出身,这家伙在渡海攻击辽东后方的同时还把自己当海盗的那一套全部运用了起来。
在多次击破辽东的八旗驻扎各部,借着舟船便利来去如风,让八旗各部苦不堪言的同时,郑鸿逵和李佑两人私下一拍即合,在当地大肆抢掠,收获丰厚。
在大明看来,八旗都是蛮夷,而且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现在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上上下下依旧是穷鬼,哪里能和大明花花世界可比的?
可实际上皇太极并不穷,或者说当地的辽民、包衣等的确不富裕,但八旗上下却有钱的很。要知道自努尔哈赤时期到现在,建奴就是依靠掠夺大明发展起来的,这么多年的掠夺和战争,八旗中,尤其是八旗的贵族和军官家资丰厚,拥有的金银珠宝财物可不在少数。
除此之外,辽东虽然苦寒,却同样也有出产,比如辽东著名的人参、貂皮等等向来就是大明内地的奢侈品,要不然当年袁崇焕兄弟包括一些晋商暗中走私,怎么可能赚了那么多银子?如果辽东是不毛之地,根本就没产出的话,哪里会有商人去干这些勾当?
在登陆游击战和破坏战的同时,郑鸿逵和李佑自然不会忘记找寻战利品,这些战利品不仅有军队所需要的粮草等物资,还有大量的财物。其中仅仅复县一战就收获巨大,光是城中缴获财物就着实不少。
这还没算上军士们的其他缴获呢,按照郑鸿逵的建议,李佑放开了对部下的限制,答应部下在所有战后缴获中可留一部分作为个人缴获,尤其是攻破敌军战后的搜索战利品中,个人部分可保留五分之一,剩余的五分之四上缴,这样一来大大激励了军士们的士气,更让所指挥的部队士气高昂,战斗力翻倍上升。
新军的待遇本就不错,在朱慎锥最初遍练新军的时候,这支部队就是以最初戚家军的模式来组建的,所有军士都是募兵,军饷更是普通明军的几倍,而且都是实发绝无克扣,军中饮食待遇更是不差,非但能吃饱还能吃好,一旦上了战场还有额外的奖赏。
这样的待遇加上严格的训练,这才有新军的成就。不过话说回来,新军的军费开支实在太大,朱慎锥起兵之时,他手里的新军规模也不算大,相比明军各部动不动就出动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规模,他的新军从整体来说人数少的可怜。
就算是现在,王晋武执掌新军对新军进行扩大和整编,以大明的财力来养军也不敢养太多。而这一次去辽东新军都是新军中的精锐,打仗对他们来说就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再加上郑鸿逵在,还有精锐的骑兵部队,怎么可能战斗力不强?
常言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在天下早就传遍,可实际上明军未尝不行,甚至有句玩笑话叫“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虽然这是玩笑话,可也不能不算是假话,大明的军队欠饷的不计其数,甚至平日不打仗连饭都吃不饱的更多,这样的部队连正常的训练都无法满足,上了战场又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呢?
明军不是不能打,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的士气和战斗力问题,而在历史上当明军投降了流寇甚至满清后,没了粮饷的后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