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诸王之首 (第2/3页)
面也是考虑到朱慎锥在晋王系中的辈分和地位。朱慎锥以这种方式登上监国位掌控朝政,无论晋王一系愿不愿意,从皇族中来说已和朱慎锥绑定了,一旦朱慎锥倒台,晋王一系绝对讨不了好,在这种情况下朱求桂支持朱慎锥也是为了自保,只要朱慎锥一直掌控朝政,晋王一系就安然无恙。
此外,朱慎锥也暗中给了晋王系诸多好处,比如山西的边贸事宜,虽然参与的大多数是晋商,但不要忘记许多晋商背后都有着晋王府的背景。让他们参与边贸,这等于直接给了对方一条发财的路子,晋王系上上下下都能赚上不少外快。
这还不算,前些时日朱慎锥重整宗人府,他自然为大宗正,却有意让晋王朱求桂担任左宗正,历史上朱元璋设立宗人府的时候第一代晋王就是左宗正,现在只不过把这個宗正名义还给了晋王府,但其意义却异常重大,朱求桂哪里不清楚朱慎锥的想法?
从这些方面来看看,大明各藩王中晋王系是最靠近朱慎锥的,也是朱慎锥的有力支持者。而眼下朱慎锥要以交城王进位亲王,那么按照族谱排序,晋王这个王爵是最合适的,可一旦朱慎锥当了晋王,那么朱求桂怎么办?他朱慎锥总不能把朱求桂的王位给抢过来吧?这样的事怎么能做?
“自然不是晋王!”温体仁摇头道:“臣早就为监国想好了,监国要进亲王只有一个王爵最为合适。”
“先生是说……?”
见朱慎锥略有所思,温体仁点头道:“监国猜没错,这个王爵是吴王!”
“吴王!”
朱慎锥的心扑通扑通跳着,吴王啊!温体仁一言中的,这个王爵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这个王爵在大明藩王中意义重大,只要自己进位吴王,那么全天下就知道自己接下来一步想干嘛了。
吴王之位听起来普通,可实际上却很不简单,因为这个王爵是太祖朱元璋的王爵,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是先称吴王,开府建牙奠基了大明的基础,从而才有后来的大明帝国。
称帝之后,朱元璋这个吴王王爵只给过两个人,一个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在洪武三年封为吴王,后来朱元璋觉得吴王不妥,就改封朱橚为周王,从而吴王爵位撤回。
另外一个人是太子朱标的嫡三子朱允熥,朱允熥在建文元年受封吴王,不过朱棣靖难之变后打进南京城,就把朱允熥的吴王改成了广泽王,自此后再也没人能受封过吴王王爵。
从这点来看,吴王这个王爵之位是大明藩王(亲王)最为尊贵的,不仅是代表着太祖曾经为吴王,更代表着诸王之首。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格,一般皇族根本就承受不了,一旦受封吴王意味着什么,所有人心里也很清楚。
温体仁现在提议朱慎锥进位吴王,用意很是明显,只要得了这个吴王之位,朱慎锥的王爵就是大明诸位之首了,而且吴王这个王爵意义重大,大伙心里都明白一旦进位吴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也算是给天下人打了个预防针,让所有人有所心理准备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