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五十六章 解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百五十六章 解惑 (第3/3页)

多携带火器,再配于战马,乘虚而入,能打就打,不能打骚扰一番直接转移,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以袭扰为主即可。”

    朱慎锥的眉毛一挑,似乎明白了郑鸿逵的想法,不过他没说什么,让郑鸿逵仔细讲讲。

    郑鸿逵解释道,这种登陆战绝对不能打成僵持战,因为辽东那边不是大明的主场,而是建奴的主场,哪怕建奴在褡裢的八旗兵力再少,可八旗兵依旧是八旗兵,八旗的战斗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一个八旗精锐足以和普通明军五六个相比,三百精锐八旗打两千普通明军轻轻松松,假如是八旗的白甲兵就更不用说了,三千明军说不定都被对方击溃。

    所以兵力的选用非常重要,渡海作战首先要是精兵,而且不是普通的精兵。这些精兵还要携带相当的火器,用火器的威力来拉短和八旗兵的差距,这样的话才有一定的战斗力。

    此外,这些兵力还需要有机动能力,客场作战信息很重要,登陆后需有斥候打探情报,收集信息,了解对方的布置和兵力调动,如果做不到这点,到了那边就是两眼一抹黑,别说打仗了,被对方包了饺子都有可能。

    郑鸿逵还提出,登陆作战的目的不是真的要攻下沈阳,更不是在建奴后方建立一片根据地,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除锦州之围,所以要采取快进快出,快打袭扰的战术,千万不能固定一个目标。

    相比陆地作战,登陆作战有着相当优势,建奴没有水师,或者说建奴的水师不足为患,那么海上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明军手里。就和当年倭寇在江南搅的半个大明不宁一样,今日从这里登陆,在对方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烧掉对方储备的粮仓,集中力量打掉建奴的一个据点。等对方反应过来后,明军直接撤回海上,然后再转移到另外一处,再用相同的战术故伎重演,给对方来一下狠的。

    哪怕每次的战果不大,但建奴也受不了这样的消耗。只要这种战术执行的得当,建奴只能疲于奔命,根本抓不到明军的尾巴。

    辽东半岛这么大,从西往东的海岸线足足有几千里地,建奴才有多少人?怎么可能防备如此长的防线?今天打褡裢,明天说不定就去打复州卫,后日再到盖州卫来下狠的,再后日又回到金州卫,或者直接跑到营口……。

    声东击西,飘忽不定,建奴只能疲于奔波,却对明军无可奈何。这样一来,所有的主动权就掌控在了明军这边了,等到建奴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找个机会来个调虎离山之策,再给建奴来个厉害瞧瞧,这时候还怕皇太极坐视不理么?皇太极后院起火,他如果不回援,那么明军继续这样折腾,如果他回援,那么锦州之围不是解了么?

    而且郑鸿逵还提出,这种战术可以长久实施,只要不贪功,行事小心,可以持续给建奴放血。要知道当年倭寇之乱让大明半壁江山苦不堪言,嘉靖皇帝用了数十年时间好不容易才解决掉倭寇问题,可皇太极不是嘉靖皇帝,建奴也不是大明,连嘉靖皇帝当年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他皇太极难道还有这个本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