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四十九章 金融弊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百四十九章 金融弊端 (第2/3页)

是违法的,只有用宝钞交易才算合法。

    张居正在这种情况下顺势而为,推动了废除宝钞改用白银作为货币的政策,表面看是一种进步,而且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张居正就算有天赋之能,却也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他没能想到因为他这个政策的推行造成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大明原本官方货币——宝钞的废除后使得白银彻底取缔了宝钞作为货币的作用,而民间又因为白银的易储存和高价值使得白银流入富豪人家之手后变成了储存财富的死物,从而失去了原本货币流通的职能。

    货币如果不能流通,或者说不能有效流通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货币本身的价值大幅度开始上升,超过了原本的实际价值。另一个问题就是导致市场上缺少白银流通,从而造成物价上涨,朝廷收入大幅度减少,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朝廷因为缺少白银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货币市场干预,包括用一系列手段进行经济调节。

    张居正虽是能臣,却不是完人,他在新政中因为目光限制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制定政策的疏忽其实是正常的。而且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因为他的铁腕手段和政策的严格推行,当时并没有显露出这些弊端来,但他死后就不一样了,虽然他的新政因为张居正的去世无疾而终,可张居正在折银和废除宝钞制度以白银替代宝钞的政策却依旧推行了下去,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大明经济的崩溃不是大明没有白银,是大明的白银或者说财富没有掌控在朝廷的手里,而是落到了士绅阶级、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手中。这就导致了大明朝廷没可能和以前一样通过印发宝钞来调整经济,只能以加税加赋的手段从民间搜刮银钱来缓解。

    这个情况朱慎锥也是后来才慢慢搞明白的,他为什么要把原来的恒通一拆为二,并且在恒通票行的基础上建立大明皇家银行?同时不遗余力地推动恒通银票在北地各省的推行,甚至逐步向南施加影响力?

    其目的就是想重新建立大明的经济体系,而要打造这个体系的根本就是再一次推行宝钞制度,从而把白银作为官方货币从进行排除,严令禁止黄金白银的民间交易,用银票来取代,把经济掌控权捏在自己的手中。

    当然,恢复原来的宝钞流通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宝钞这个玩意早就臭大街了,大明宝钞滥发到了极点,要不然当年张居正也不会直接取消这个制度。现在宝钞根本一文不值,拿去擦屁股都嫌硬呢,如果直接下令恢复宝钞制度,那么朱慎锥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反对,甚至会闹出大动荡来。

    朱慎锥用银票来替代宝钞,使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慢慢改变目前现状,这是他唯一能做的手段。眼下大明皇家银行在亢有福的主持下已经成立,而且恒通银票的信用在大明许多省份也有了相当的认可,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