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二章 曙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百三十二章 曙光 (第3/3页)

可问题究竟能不能彻底解决军费,弥补财政空缺,这个洪承畴也没绝对把握。

    至于孙传庭倒是比洪承畴更了解朱慎锥,知道朱慎锥的本事,更明白他不是没把握就下决定的人,既然朱慎锥做了如此决定,那么应为早就有所准备的,这件事问题应该不大。

    而就在他们商讨此事的时候,远在辽东的局势的确很是微妙,皇太极从喜峰口长城撤回辽东之后日子不怎么好过,长城一战从战损来说明军损失更大,但对于皇太极来说这一仗却是败了,战后一无所获回到辽东的他心中愤怒之极。

    原本打算借这个机会再次攻进大明掠夺一番,以战养战增强实力,同时也削弱大明的力量。如果可以的话借着朱慎锥的权利未稳的机会直接打到京师,甚至拿下京师取而代之更好。

    可惜皇太极这一次失算了,在喜峰口大战非但没能突破明军防线,还在喜峰口损兵折将。更让他愤怒的是明军这一次不仅只是被动防守,甚至还偷袭了自己后路,导致察哈尔几个部落损失惨重。

    吴三桂的偷袭让察哈尔各部吃了苦头,而土默特部的突然出兵更让皇太极大惊失色,他根本没想到土默特部会在这种情况下和大明联手,两军差一点就把自己的主力给包了饺子。

    为避免损失,皇太极主动撤兵,双方战损比八旗还占了不少便宜,可时间上和大明相比八旗的人丁本就不多,大明用十个人换一个八旗,这样的损失皇太极根本承受不了,更不用说这一次损失了八旗数千精兵了。

    因为无功而返,又遭受了这样的损失,回到盛京后的皇太极很快就面临了八旗内部的反对力量反扑。原本皇太极上位就不是名正言顺的,为了夺得大汗之位皇太极当初拉拢了代善和八旗中的实力派,强压了其他人一头,再以残酷的手段弄死了多尔衮的母亲也就是大妃阿巴亥这才坐上了大汗之位。

    当了大汗后皇太极更是处处打击异己,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削弱对手力量,壮大自身。其中皇太极的亲姐姐莽古济就是其一,因为莽古济反对皇太极,皇太极狠心下手处死了她,还是用异常残酷的手段被处死的。

    此外,阿敏也被皇太极找个理由夺取了兵权,并且处以死罪,但考虑到阿敏的地位和影响力,最终皇太极没有马上杀他,只是把他囚禁起来。

    除去这两人外,还有不少人被皇太极或打压或处死者更是不少,就连莽古尔泰等人也没落到好处,这位正蓝旗旗主原本就是皇太极的强力竞争者,在竞争大汗失败后对皇太极一直都心怀不满,暗中多有非议。

    这一次皇太极亲自领兵再攻大明,最终却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莽古尔泰和其他八旗贵族就对皇太极进行了攻击,言语中多有不敬,更说什么皇太极本就没有资格当大汗,更不用说当皇帝了,这个人排除异己,任人唯亲,根本不是明主,大汗之位有德者居之,应该重选大汗才是,图谋推翻皇太极另立大汗(皇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