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营造司 (第3/3页)
徐宪成是在高迎祥押解至京的第三天抵达的京师,在之前徐宪成的山东巡抚之职已由李信接替,李信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能文能武而且他原本的官职也不算低,在长城之战大胜后又立下了功劳,再加上他本就是徐宪成的副手,山东巡抚由他接替最适合不过。
不仅是徐宪成来了京师,就连孙元化也来了,孙元化这人虽然当官不行,但不代表他没有能力。在朱慎锥看来,孙元化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官员,让一个技术官员干技术的活自然没问题,而且他对于火器的研究能力在这个时代是顶尖的,这样的人才让他主政一方甚至领兵打仗完全是用错了地方。
把技术官员放到巡抚甚至直接领军的位置上怎么能做好呢?而且孙元化这个人性格上也有缺陷,他时常过于轻信于人,许多情况下想法也过于理想化,没有政治敏锐和军事能力,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做主政官和领军,就如同把一个院士级别的大科学家让他去当一省的高官,甚至当一个集团军的司令,这怎么能做好呢?术有专攻,孙元化当初如果不是碰到了徐宪成,仅凭山东兵变一事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借长城之战胜利,朱慎锥之后论功赦免了孙元化的前罪,并帮他官复原职。虽然巡抚的职位没了,但他的官职级别还在。如今让他来京一是要见一见这个孙元化,二来也是打算重用此人。
内务府已经正式筹建,亢有福是朱慎锥指定的内务府大臣,但仅凭着亢有福一人是根本不成的,虽说内务府各司已有些人选,可朱慎锥并不满意,尤其是内务府中营造司的人选一直没有真正合适的人,虽然在赵屋岭的赵大一直管着作坊事宜,而研制火器的姚家兄弟也极有能力,可他们这些人却出身低微,而且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其他原因在内务府任职没有问题,可要主管一司却根本不可能。
思来想去,朱慎锥就看上了孙元化,孙元化的优点和毛病都很鲜明,如果把孙元化放到其他官职上非但没什么好处,反而会害了孙元化。既然是技术人才,就让他只做技术方面的工作,而且内务府的成立直接把营造的工作从工部中剥离出来,未来也不再受工部管辖,如此朱慎锥就能借内务府名义重起炉灶,通过内务府的营造机构来发展技术,这个地方才是孙元化最好的去处。
按照朱慎锥的想法,给孙元化一个内务府副总管(协理大臣)的职务,这个职务品级虽然不高,相比现在孙元化的官职要低上两级,毕竟内务府刚刚建立,内务府大臣的官职是按照亢有福现有的品级来定的,而协理大臣作为总管大臣的副手自然要再低上一级。
不过未来可不是如此,现在的内务府只是初建,按照朱慎锥的设想以后内务府的地位会越来越高,最终内务府总管大臣的级别会当同于六部尚书品级,而协理大臣也就等同于侍郎的级别。
除去协理大臣外,内务府的营造司会直接交给孙元化来负责,营造司将以赵屋岭的工坊作为基础构架,再把原属于工部营造的部分机构划分给内务府营造司,由此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