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折 (第2/3页)

人的认可,包括朱慎锥在内也觉得这个安排不错。作为流寇头目,义军最强大也最有影响力的闯王,高迎祥必须明正典刑后处死,这样才能震慑天下,并让大明上下鼓舞士气,安定人心。

    此外,朱慎锥也想亲自见一见高迎祥,瞧一瞧这个大名鼎鼎的闯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等枭雄人物不见上一面就杀了未免可惜了些,而且朱慎锥还想打听一下李自成呢,既然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舅,李自成是高迎祥手下闯将,必然对李自成有相当了解。

    和温体仁他们不一样,朱慎锥心里清楚高迎祥虽然被俘,他的义军也全军覆灭,可问题在于李自成不在其中。李自成这个人绝对不能小窥,原本历史上最终推翻明朝,逼得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的人就是李自成,李自成一日不解决,这天下并不算太平,现在就说流寇之事大局已定,还略微早了些。

    朱慎锥当即就答应了让孙传庭等押解高迎祥入京的建议,并准备把这件事交给锦衣卫去做,由周安民派人押解以确保安全。

    此外,如此大胜,对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奖赏也是必须的,不仅是他们,还有其部下,比如祖宽、高杰等,就连一直围剿高迎祥的其余各部也都要有嘉奖和赏赐。

    至于如何,这些让内阁先拿出一个方案来再说,而对刘宇亮提出的召孙传庭和洪承畴等一同回京的建议朱慎锥却否了,他表示眼下只不过是高迎祥被俘,地方的流寇依旧为患,现在就召他们回京还太早了些,等所有流寇彻底剿灭再讨论这些也不迟,面对朱慎锥的这个态度,温体仁连忙表示同意。

    等温体仁他们告辞离开后,亢有福也走了,朱慎锥把周安民找来,让他尽快派人去陕西押解高迎祥和手下大将来京师,确保这些人安然抵达京师,以明正典刑。

    周安民急急离去后,朱慎锥再一次拿起孙传庭给他的奏折细看,这一次他注意的不是奏折中关于此战的内容,而是注意着奏折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对所俘虏的高迎祥部的处置。

    仔细琢磨着奏折中所写的内容,朱慎锥隐约猜到了孙传庭的为难之处。按照大明的规矩,地方或者出征的将领所给朝廷的奏折是直接送至内阁,由内阁先看过后再交司礼监或者皇帝御览。

    所以孙传庭虽是陕西巡抚,又是此战的主帅,但他的奏折也必须走这个程序,这也是朱慎锥直到温体仁带人前来才知道此事的缘故。

    虽然这个流程没有问题,而且从程序上来说也很正常。但今天一事让朱慎锥察觉到了之前有所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如果所有奏折都是这样传递的话,那么在有些情况下作为监国的朱慎锥反而成了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这样一来不仅消息流转效率不高,而且一旦内阁存着小心思,就能在某些情况下暂扣住地方给自己的奏折,而导致朱慎锥能及时得知消息。此外因为通过内阁流转,还会造成地方在上奏折的时候所写的内容会有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