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矢口否认 (第2/3页)
挑中他,一时间却愣住了。可东林党其他人一听却是大喜过望,原本他们还打算在人选上争一争呢,已经暗中摩拳擦掌要夺这个职位了。可现在朱慎锥直接点名了房可壮,而且话里的意思很是明显,就是打算让房可壮来当这个协理京营戎政。
这样的好事简直就是求之不得,一时间东林党诸人笑逐颜开,尤其是最初提议的龚鼎孳等人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急急就说这个人选太合适不过了,房可壮无论是官职还是身份都是最恰当的人选,协理京营戎政之职非他莫属。
就这样,还没等房可壮回过神,朱慎锥一锤定音就敲定了此事,宣布由副都御史房可壮任职协理京营戎政,即刻上任,并要求王晋武配合房可壮,做好京营的工作。
直到拜谢监国,接下此职后,房可壮这才回过神,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协理京营戎政?如此大的馅饼直接砸在了他的脑袋上,实在是有些发晕。
同时房可壮也是高兴莫名,毕竟这个职务不低,更是文官中掌控兵权仅次于兵部尚书的实职,当了协理京营戎政,名义上京营就在自己的手里呢,这不就是他们原本的目的么?心中更是欣喜万分。
在东林党等人高兴的同时,杨嗣昌却不知在想些什么,看着朱慎锥一脸微笑,又丝毫不以为然的表情,再看看对面站着的王晋武眼观鼻鼻观心,对此事毫不在意的姿态,还有躲在人群中根本不说话的张锡钧,再细想刚才朱慎锥的那些话,杨嗣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而温体仁也是一样,眉目中带着若有所思,他的目光下意识和一旁的杨嗣昌碰到了一起,两人眼神交汇瞬间似乎都看明白了些什么,不过很快目光就避了开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说完了这件事,接下来开始讨论其他事务,等一个多时辰后,差不多该说的事都说完了,正准备退朝的时候,杨廷麟站了出来,说有事要奏。
杨廷麟的官职并不高,他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庶吉士出身,之前是翰林院编修,如今是都察院的御史。
“臣听闻朝中有人试图同建奴议和,准备消减辽东军费,放弃辽西防线,不知可有此事?”
“听闻?你从哪里来的听闻?”温体仁直接斥问道,语气严厉之极。
“臣乃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何况臣还听闻此事阁老是赞同的,不知阁老是否能告知此事是真是假?”杨廷麟丝毫不惧温体仁,直接反问。
杨廷麟的话顿时引起一片大哗,许多人面面相觑,露出惊讶之色。
而东林党的几个大佬们却是面带冷笑,一副看热闹的样子,似乎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事,或者说杨廷麟跳出来就是这些大佬们的意思。
“胡言乱语!绝无此事!”温体仁斩钉截铁回道,脸上更是怒气勃发。他心中暗骂不止,这个事并非是假而是真的,之前朱慎锥私下就和温体仁商议过,准备消减辽东军费,废除之前崇祯皇帝征收加派的辽饷,压缩辽东阵线,转攻为守,严守山海关到辽西走廊防线,改变辽东战略。
作为首辅,温体仁是支持朱慎锥做这样的改变,现在大明的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财政到了崩溃的边缘。辽东战事一直持续,每年在辽东的军费居高不下,而且大明在辽东的战略一直保持着进攻和收复失地的态度,这更使得大明在辽东屡败屡战,不断放血。
这样下去,这场战争非但没办法给大明带来好处,反而会让大明越来越虚弱。明知道打不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