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3/3页)

性格上无法弥补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刚愎自用、做事急躁,多疑,犹豫,反复,对局势把握不明,甚至不会审时度势。

    如果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崇祯皇帝的这些性格缺陷问题还不算大,可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帝国的掌控者,这些缺陷却是致命的。

    崇祯皇帝登基以来所作出的许多决策,不仅是在国家政策大事上,甚至在官员的任命方面也体现出了这些问题。一来二去,许多事明明出发点是好的,可在实际决策包括操作中却朝着更差的方向发展,这让徐宪成在察觉到这些后不由得大为失望。

    相比崇祯皇帝,徐宪成不由得拿他和之前的天启皇帝对比,虽说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受到世人的评击,更因为阉党横行导致文官士绅集团的强烈反抗。可徐宪成却不得不承认,至少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大明的情况却要比现在好得多,无论是财政的运转或者地方的稳定,甚至包括辽东的情况等各方面都强不少。

    徐宪成不是读死书出来的,他虽是少年进士,也是复社的创建者,可他和其他人却不同,尤其是因为当年的游学让徐宪成看明白了许多,更能用其他角度去判断问题,在他看来崇祯皇帝哪里是什么英主,更不是什么大明的中兴之主,说实话崇祯皇帝的性格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大明开国以来从来没有像他这样的皇帝存在,而这种性格的皇帝越折腾,对大明的损害也越严重。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如此,一个皇帝怎么能这么干呢?

    其他的暂且不说,就说现在的内阁吧,内阁成员从阁老到首辅如同走马灯一般的更换,崇祯元年到现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普通的阁老不讲,仅仅是首辅就换了六个人,虽然这六位首辅中有近半是因为牵连到阉党的缘故被替换的,可问题在于还有近半是东林党和其他党人,却同样被崇祯皇帝所踢出了内阁。

    其中担任首辅最短的人是来宗道,仅仅只当了一个月的首辅,而其他几位当的时间也不长,尤其是那位被崇祯皇帝抽签抽中才当上首辅的李标在首辅的位置上也没坐多久,只是比来宗道略好些罢了,前后在首辅位置上仅坐了两个多月就被崇祯皇帝给撤职了。

    大明自朱元璋取消中书省后,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就此结束,而之后逐步建立的内阁制,内阁阁老成为了协助皇帝施政的“秘书处”,宣宗时期,内阁制度得到了确定,内阁阁老的地位和权利渐渐高于六部,就此大明的内阁制度稳固了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内阁首辅和阁老非相,可实际上却还是有部分的相权,可以说内阁是大明除去皇帝之外最重要的朝廷掌控机构了,而另一个机构就是持有批红权的司礼监。

    可崇祯皇帝倒好,登基不到三年,内阁成员就和走马灯一般换了一次又一次,首辅前前后后换了六个人,就连司礼监也没有了之前的权利,包括批红权在内全部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上,这样的做法在整个大明各代皇帝中从未有过,让人无法想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