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怒极而笑 (第2/3页)
一封奏折,上面详细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杀毛文龙的原因,还把自己扣在毛文龙身上的罪名一一添加了进去,派人送往京师。
京师,乾清宫。
崇祯皇帝面前摆着一大堆奏折,这些奏折堆起来比他的人还高,放眼望去没有几百份也有一两百份了,这些奏折别说处理了,哪怕从头到尾看上一遍没一整天的功夫都难。
可偏偏崇祯皇帝每天都要看这些奏折,而且每一份都要看得仔仔细细,对奏折中的内容拿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不怠政。
说起来这也够呛的,也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哪里来的这么多精力?从大明开国以来做到这一步的恐怕也就太祖朱元璋了。
自太祖之后,大明历任皇帝从来就没像他这么干的,尤其是当宣宗时确定了皇帝、内阁、司礼监三方制度后,所有的奏折和朝廷大小事都是先由内阁过目,内阁给出意见后交由司礼监,司礼监复核后奏报皇帝批红即可。甚至在有些时候,司礼监权利大的直接替皇帝批红也是有的,皇帝除了一些大事,或者朝会中对国策做决定外,许多鸡毛蒜皮事全下放,根本就不用如此亲力亲为。
可这位崇祯皇帝倒好,无论大小事他根本就不撒手,明明可以由内阁处置或者司礼监代劳的统统他自己来干。说句好听的他是勤政,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崇祯皇帝根本不信任何人,在他内心中大臣们不可靠,至于司礼监的太监们也不可靠,还是自己来处理最放心,皇帝当到他这种地步也算独一份了。
由于崇祯皇帝的这种做派,导致内阁的权利大大减弱,内阁阁老成了一个摆设。
司礼监也是如此,曹化淳和王承恩虽掌管司礼监,可曹化淳手中的权利根本就没有,他这个司礼监大太监的作用几乎成了内阁和皇帝之间的传声筒和橡皮图章,一切职权包括工作全给崇祯皇帝亲自办完了,王承恩就更不用说了,他一心只想着在崇祯皇帝身边伺候,至于其他的屁都不管,这样的态度反而让崇祯皇帝对他更为放心。
天色渐渐黑了,乾清宫的光线也随着太阳即将落山而暗了下来。
看着崇祯皇帝手中拿着奏折细看,因为光线的缘故有些看不清,身子侧过眼睛瞧着有些吃力的样子,一旁伺候的王承恩轻轻后退了几步,朝着不远处的小太监做了个手势。
小太监见了顿时会意,转身去了外面,片刻后带着几人拿着点亮的灯烛回到了殿中,把灯烛在崇祯皇帝左右摆好,随着灯烛的照明,崇祯皇帝看奏折上的字顿时清晰了许多。
看完手上的奏折,崇祯皇帝提朱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随后合起来摆到一旁。这时候他的目光朝左右点着的灯烛看了一眼,顿时微微皱起眉头。
“王伴伴!”
“奴婢在!”
“国家艰难,处处用钱,灯烛只点左手处即可,把右边的撤下去吧。”崇祯皇帝伸手朝着右边的灯烛指去,对王承恩说道。
王承恩连忙称罪,他没想到崇祯皇帝居然嫌弃点了两支灯烛太过浪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