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乱将起 (第3/3页)
来,只略知道些明末大乱情况的朱慎锥虽然清楚最初就是从陕西闹起来的,之后各部义军纷纷起事,从席卷了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湖广等近十个省份,相比西北和中原地区,山西这边的情况要好许多,虽说在后期也有义军攻入,尤其是李自成最终打下京师就是直接从山西南部而过,举兵攻入北直隶的,但实际上在明末时期整个山西遭受的损失并不大,义军在山西活动的范围也有限。
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山西的北边就是九边重镇,宣大一半主力都在山西。再加上号称大小曹将军的曹文诏和曹变蛟就是山西人,明末起义后曹文诏率领官军打得各路义军闻风而逃,稳定了山西局势,没让山西遭受到太多的战火摧残。
除去大小曹将军外,还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王晋武的大舅子孙传庭,这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更是被称为明末最能打的将领。
不过现在孙传庭还呆在老家读书养性呢,虽然魏忠贤已经倒台,按理说孙传庭这种当年因为阉党缘故愤而辞官的官员应该起复,不过孙传庭却没有官复原职,似乎朝廷上下已经忘记了他这个人。
孙传庭对此也不着急,更没有主动去打听消息或者走门路的想法,每日在家读读书,练练武,拿着锄头种种地什么的,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姿态。
陕西的义军起事消息传来,让朱慎锥心情复杂的很,他很清楚一旦这股义军不尽快扑灭,很快各地的义军就会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来。等到那时候,整个大明天下就彻底乱了,各路义军声势浩大,就算朝廷调遣精兵强将围剿,却依旧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出来,根本就是越剿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不断战火洗礼,义军也越发变得强大起来,官兵应对起来也越吃力。就和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一样,等到发展到一定程度,大明朝廷的统治就会在这股力量下轰然倒塌,从而造成巨大的改变。
作为大明宗室和拥有后世眼光的朱慎锥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准备,他做了这么多,花如此巨大代价布局,其目的就是要在乱世到来前有自保的能力,同时阻止最终悲剧的发生。
原本朱慎锥以为自己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清醒地看待一切,而当真正来到的时候,朱慎锥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做到这点,更为之忧心忡忡。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可不是什么电子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无论死的是流民或者是官兵,又或者那些无辜的百姓,更不是文字记载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啊!
朱慎锥甚至有一股冲动,他突然想调集自己的力量帮助朝廷去镇压解决这股刚冒出头来的义军,平定叛乱。可这股冲动刚刚生出来,就被理智给强压了下去,朱慎锥苦笑着摇摇头,他也想不到自己怎么会有如此天真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