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四章 醋坛子打翻引发的巨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三十四章 醋坛子打翻引发的巨变 (第3/3页)

小数。

    既然国家缺钱,就要开源节流。

    他毛羽健开源的本事没有,可怎么节流却还是颇有见解的。如果能撤裁全国上下这些驿站,把驿站关闭,打发这些驿丞、驿卒回家,让他们自谋出路,那么不就能做到节流了么?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一旦驿站撤销,所有人员全部下岗,国家一年至少能省下几十万两的开支。如此一进一出,现在被皇帝困扰的辽东军费不就省出部分了么?再在其他地方想想办法,凑点银子出来,至少前期的八十万辽饷就有了,这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当崇祯皇帝看到这两份奏折后,起初并不以为然,可之后随着他的翻阅越看越是兴奋。

    等看完奏折,他连忙找人来询问了解情况,核对朝廷一年在各地驿站的开支明细,当拿到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的确和毛羽健说的一样后,崇祯皇帝瞬间就高兴起来。也没多想,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通知内阁马上着手安排撤裁驿站事宜。

    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让内阁那边摸不着头脑,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撤裁驿站了?

    当即就有阁臣表示反对,提醒崇祯皇帝说驿站可是国家机构,担负着不少职能,如果直接撤裁恐怕会有问题,让皇帝三思而后行。但之后崇祯问的一句话让提出反对的人哑口无言,崇祯直接问如果不撤裁驿站,那么朝廷从哪里省出银子来?又怎么解决辽东的军费问题?如果你能搞来银子,那么好,这个事就交给你去办,驿站也不用撤裁,只要你弄来银子就行。

    这个反问让对方没话说了,如果反对就要帮着解决银子的问题,这个问题哪里是这么好解决的?就连户部尚书毕自严都没办法,何况他一个排名靠后的阁臣呢?

    仔细一琢磨,反正这又不是撤裁朝廷官员,关自己屁事。驿站的成员都是些不入流的吏员,换句话来说根本不是正规公务员,充其量就是普通事业编制成员。

    俗话说的好,死道友不死贫道,既然皇帝已下了撤裁的决心,自己也没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何必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去反对呢?吃力不讨好根本没这个必要,就这样,很快撤裁驿站这件事就得到了内阁通过,接着朝廷就开始大张旗鼓办起了这个事。

    这件事定下后崇祯皇帝还特意下旨嘉奖了毛羽健,还升了他的官。至此,毛羽健终于“大仇得报”,借皇帝之手拔掉了眼中钉,还得到了皇帝嘉奖和升官,实在是一举两得,让毛羽健一时得意洋洋。

    可无论是毛羽健还是崇祯皇帝,包括内阁成员和其他文官们都没料到,正是这一个举动却让之后的情况变的让人无法掌控。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裁员而已,目的是为了节约开支,可谁想到这次裁员居然不小心裁到大动脉,为了省却区区几十万两银子的开支,导致大明帝国这个已经经营了二百多年的老字号公司最终落到岌岌可危,甚至倒闭的结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