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阉党覆灭 (第3/3页)
官员落马,时间一久崇祯皇帝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随着阉党的清理和许多官员的落马,各部官职缺口极大,尤其是最重要的内阁更是如此。
要知道魏忠贤活着的时候,内阁已被阉党把持,上上下下基本都是魏忠贤的人。现在魏忠贤完了,这些阁老自然也逃不掉罢官的结局,可没了这些阁老,内阁就没办法运转了,而且其他各部也是这样,缺少的官员必须尽快补上,要不然大明怎么统治?
面对这个情况,崇祯皇帝只能着手挑选新的内阁成员,可盯着这些位置的人不少,死灰复燃的东林党和其他文官集团的成员都眼红着呢,一个个巴不得马上上位,成为下一任内阁成员。
因为这个缘故,一时间推举的内阁人选达到了数十人,这些人中近半是东林党推举的,而另一半是其他派别文官们所推举,代表着各方面的利益。
这份推举名单送到崇祯皇帝手上后,崇祯皇帝看后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刚刚当皇帝的他对这些人丝毫不熟,恐怕连面都没见过,更不知道他们的能力和实际情况。
不过,这些人都是支持自己的各方推举上来的,崇祯皇帝也不好反驳,可粥多僧少,大明的内阁人数有限,一般是三人以上,少的时候就和万历时期,内阁一人的情况也有。
数十人的名单,崇祯皇帝总不能全部同意吧?可不同意的话让他从其中挑选出合适的人入阁他也毫无头绪,因为他对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至于询问推举的各方,自然也是白搭,各方当然会向自己人说话,毕竟魏忠贤倒台后原本的内阁已经完了,内阁重建等于权利的争夺,成为阁老甚至首辅,就等于自己这边势力的增强,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人不上台被别人抢了位置,这如何甘心?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把谁入内阁的选择权交给老天爷来决定。
换而言之,就是用抽签方式来决定内阁人选。
堂堂大明帝国,仅次于皇帝,行政官员最高权利机构的内阁和其成员居然以抽签来决定人选,这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所未有的,更是历代皇朝中极为罕见的。
这样离谱的事的确就发生了,被吹捧成英主,更是大明中兴之主的崇祯皇帝开始了他戏剧般的操作,在乾清宫当着百官的面先是沐浴更衣,然后祭拜天地乞求上天保佑大明,接着把所有候选人名字写在小纸条上,放进一个金瓯中,双手捧着金瓯摇晃一番,嘴里念念有词,拿着筷子从里面夹出纸条,以确定最终入阁人选。
通过这个仪式,崇祯皇帝先挟出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群臣觉得人数太少,为了让自己人多几分入阁的把握,纷纷建议说时局艰难,请皇帝扩大阁臣数额,于是崇祯皇帝又挟出周道登、刘鸿训二人。
自此,这六人就成了崇祯皇帝登基后亲自选定的第一任内阁人选,其中选谁为首辅又经历了一番波折,最终还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决定,挑选出李标作为内阁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