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魏公公的进击 (第2/3页)
就是昨天天启皇帝突然下旨起复前兵部左侍郎高第,高第今年刚刚致仕,回家养老才几个月,现在突然起复为工部右侍郎这意味着什么,对天启皇帝最为了解的魏忠贤当然心里明白。
看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高第回京,他这个工部右侍郎应该不会做太久,接下来天启皇帝一定会把高第重新放到兵部的位置上,也许是之前的左侍郎职位,又或者直接是兵部尚书,等有了这个官职,那么天启皇帝就会把高第从京师调任辽东,接替孙承宗为下一任蓟辽督师。
这就是天启皇帝对袁崇焕的态度,用可以用,但是不能大用,更不能让他全面主持辽东战事,在他上头必须要有一个靠得住的老臣压着,之前是孙承宗,一旦孙承宗去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高第。
高第是大臣中的老前辈了,官声一直很好,做事稳妥又担任过兵部左侍郎,对军事也颇有了解。而且高第年纪大了,这一次起复用他只是用来压住袁崇焕,辽东真正的大权掌控在天启皇帝手上,这样一来也不怕袁崇焕在辽东瞎搞,从而闹出麻烦来。
魏忠贤对这个事不太上心,尤其是现在袁崇焕在他的心目中地位降低后,魏忠贤就更不在意了,反正天启皇帝都有了决断,按照天启皇帝的意思去办就行。
此外,魏忠贤这些日子更忙着另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和东林党的争斗。
眼下阉党和东林党不仅是水火不容,更是斗争到了极其激烈的程度。在几个月前,东林党的骨干杨涟写了一封奏折,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罪名分别是迫害先帝旧臣、以宦官身份干预朝政,逼死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等,最后还指出魏忠贤专权的恶果是“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也。”
这奏折原本杨涟是打算在朝会时当着皇帝和大臣的面直接上书的,可没想到当天朝会因为天启皇帝身体不适临时取消了。杨涟无奈就以左副都御史的身份递交宫内,这奏折直接就先落到了魏忠贤的手里。
看完奏折内容,魏忠贤心中大恐,却不敢隐瞒,连忙带着奏折去见了天启皇帝。
见到天启皇帝后,魏忠贤递上杨涟的奏折,跪地大呼冤枉,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得凄惨无比。
天启皇帝取过奏折翻开,看完后并没生气,杨涟奏折里所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无稽之谈,根本没影子的事,至于有些事的确有,但天启皇帝心里清楚,这些事根本不管魏忠贤的事,是他授意魏忠贤干的,魏忠贤只是为自己背了黑锅罢了。
魏忠贤从一开始就是天启皇帝的一把刀,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天启皇帝的授意。天启皇帝又不傻,怎么可能因为杨涟弹劾魏忠贤就办他呢?自己这条忠狗还要留着咬人呢,杨涟告状告到了狗主人头上,简直就是可笑。
不仅如此,天启皇帝还从这奏折看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借题发挥搞垮东林党的良机。
这几年里,魏忠贤的阉党和东林党斗的不可开交,双方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