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赵大报喜 (第2/3页)
是个小小的官身了。别小看这个知事,一般人穷极几代都达不到,何况像赵大这样的匠户。
赵大当即就说起了工坊那边的情况,听着他的讲述朱慎锥慢条斯理地吃着早餐,时不时开口询问几句,赵大虽没什么文化,可做事极为用心,工坊大大小小的事几乎亲力亲为,也全记在心里,对朱慎锥的询问是对答如流,让其异常满意。
现在的工坊要比最初的规模大了不少,其中主要冶炼制造更是不同刚刚开始的样子,其产量也翻了三番。
尤其是赵大和几个铁匠取长补短,经过几次实验制作出了更为高效的炼铁工艺,改造了铁炉后,制作做出来的生铁要比以前强许多,就连熟铁、精钢这些质量也提升不少。
现在工坊拥有两座改造后的瓶炉,一座瓶炉日产生铁近4000斤,两座加起来差不多快8000斤了。
以目前工坊的技术,再多建一座瓶炉也是可以的,但考虑到目前出产的矿石数量不足,两座瓶炉足够使用,赵大也就没再增加。
8000斤的日产铁量只是理论上,实际平均每日日产大约在6000至7000斤左右,一月下来就能产铁二十万斤。
这个产铁量在地方来说已经非常不低了,铁产量的满足也使得工坊在器械制造上的原料充裕,每日生产的各种日常铁具、枪头、箭头这些军械不在少数,此外还有一些生铁作为物资储存起来,以供它用。
产铁的同时,工坊也在按照最先进的苏钢灌钢法进行炼钢,毕竟有些军械需要的材料生铁是远远不能满足的,熟铁同样也是如此,必须要用好钢来制造,比如火炮、火铳等等火器,还包括锋利的腰刀、砍刀等等。
听完了赵大的讲述,朱慎锥很是满意,工坊的进展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没想到仅仅一年就达到了如此规模。至于继续扩大朱慎锥暂时觉得没必要考虑,如今的产量正好,如果产量再高反而消化不了,而且无论工坊还是矿山那边都是依靠人力,赵屋岭这边虽然偏僻,也有着卫所百户所的名义,可一旦人再多形成更大规模恐怕就难以控制,更不好隐瞒了。
对于赵大所做的成绩朱慎锥给予了表扬,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朱慎锥向来的规矩,能做事而且能做好事的人他从来不会小气。当即许诺了赵大的赏赐,还答应等明年找个机会给赵大的儿子石头也弄个官身。
一听如此,赵大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起身就朝着朱慎锥跪了下来,口中千恩万谢。
笑呵呵地把他搀扶起来,朱慎锥告诉他不必如此,这是他应得的。不仅是他,工坊的其他匠户也是一样,只要拿出成绩来,有功劳,区区官身不在话下,做的更好,他保对方以后荣华富贵。
“六爷,您的大恩俺真不知怎么报答才好,六爷您放心,俺嘴笨可俺心里都明白,俺回去后就告诉大伙,您就瞧着吧,保证大伙拼了命地给您干。”
“哈哈哈,这可不必,你们这命我要了可没用,只要把手里的活干好了,干精了,干活时候多琢磨琢磨,弄出些好东西来,六爷我绝对亏待不了大伙。”
“嘿嘿,这是这是……。”赵大憨笑着连连点头,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对了六爷,您还记得姚家兄弟么?”
“姚家兄弟当然记得,怎么?”
赵大笑着告诉朱慎锥,自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