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虚以为蛇,致命一击! (第2/3页)
那度田之事吧?不知殿下对此有何高见?”
他的声音在大堂内突兀地响起,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聚焦在刘嗣身上,大堂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等太子的回答。
刘嗣心中一紧,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微笑,他轻轻放下酒杯,动作优雅而缓慢,缓缓说道:“度田一事,关乎国家大计,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是要慎重对待,容不得半点马虎。本宫初来乍到,对幽州的情况还不甚了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还需多听听诸位的意见,集思广益,方能找到最佳之策。”
他的回答巧妙而委婉,既没有回避问题,又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人捉摸不透。
那位官员似乎并不甘心,继续说道:“殿下,这度田之事,在幽州恐怕不太好办。此地豪强众多,土地情况复杂,利益纠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骚乱,危及地方安宁啊。”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看似担忧的意味,同时也暗藏着威胁,试图让太子知难而退。
刘嗣微微点头,神色认真,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正因如此,本宫才需要诸位的支持与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相信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找到解决之道。”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在向众人宣告,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不会退缩。
这时,一位年轻的豪强也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说道:“殿下,度田之事,关系到我等的切身利益。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既能满足朝廷的需求,又能保障我们的权益。”
他的话语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在试探太子的底线,试图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刘嗣看着他,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不卑不亢地说道:“这是自然。本宫定会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以天下苍生为念,确保度田之事既能满足国家的需要,推动大汉繁荣昌盛,又能保障百姓的利益,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言辞恳切,让那位豪强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悻悻坐下。
在接下来的宴饮中,又有几位官员和豪强上前试探,但都被刘嗣巧妙地应对了过去。
他始终保持着微笑,言辞温和却又不失威严,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既不得罪任何人,又坚守着自己的立场,让那些试图窥探他想法的人无可奈何,仿佛在与众人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他始终掌控着局面。
宴饮结束后,众人纷纷告辞,前去休息,洗去身上的风尘。
刘嗣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不一会儿,有仆人前来通报,说幽州的豪强和官员们送来了许多礼物。
刘嗣微微皱眉,心中明白这是他们的又一次试探。
但他稍作思考后,还是决定完全接受这些礼物。
这样既能降低他们的警惕性,让他们放松对自己的防备,又能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意图,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于是,刘嗣让仆人将礼物一一收下,并对送礼物的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看着堆积如山的礼物,刘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在这场与幽州豪强和官员的博弈中,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而这一步,将决定着未来度田之事的走向,他必须走好这关键的一步。
夜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刘嗣的脸上,宛如一层薄纱,为他的面庞增添了几分柔和的色彩。
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白天的种种情景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像一部循环播放的影片,他仔细思考着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试图从中找出破绽和机会。
自己肩负着父皇的重托,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也承载着大汉百姓的福祉,无数双眼睛在背后注视着他。
这场度田之战,只许胜,不许败,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幽州做出一番成绩,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和决心,不辜负父皇的信任,不辜负百姓的期待。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房间里,仿佛在为这位年轻的太子加油鼓劲,陪伴他度过这个无眠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刘嗣的床上,金色的光线温柔地唤醒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