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6章 王建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756章 王建国 (第3/3页)

的还是来找茬的?”

    话音刚落,她抬起头来,便看见王建国的样子。

    一米八的身高,国字脸,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可谓是相貌堂堂,穿着一身军服,头上戴着军帽,身后背着打成豆腐块的两床被褥,手里一左一右提着两个军用帆布旅行包,身上还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

    不用问,肯定是刚从西南回来的退伍兵。

    心思转圜间,她已然变了态度,语气放低几分,笑道,“不好意思啊同志,刚才没听清,你说的是什么呀?”

    王建国看了她一眼,虽然奇怪她的态度变化,不过也没在意,又指了指她身后的枪,说道,“供销社应该没有这种枪吧?”

    营业员回头看了一眼,再转回来,笑道,“哦,你说这个呀。这是几位复员回来的同志卖的。”

    王建国眼睛一愣,“卖?”

    营业员轻轻点头,笑道,“对啊。听说是抵扣一部分复员费。”

    顿了一下,她又仔细打量两眼王建国,问道,“同志,看你好像也是刚复员回来的,你也要卖枪吗?长枪的话,我们这里的收购价是50到80,只要你的枪不是太旧,我可以按最高价给你收。”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抿着嘴缓缓摇头,扯了扯嘴角,“谢谢,不用了。”

    从他拿到第一支枪开始,班长就告诉他,枪是士兵的第二生命,枪在人在,如果枪没了,那么人也就没了。

    他自己的枪,绝对不会拿出来卖。

    缓了口气,他转头看了看其他货品。

    这个门市部的东西不多,基本上就是些针头线脑、锅碗瓢盆之类的,连糖果饼干都没几样。

    掏出钱和票,买了一点饼干、糖果,又扯了几尺布,请营业员帮忙包好,付完账、道了谢之后,便拎着东西回家。

    从下了火车开始,一路颠簸劳累,此时已经接近傍晚时分。

    从公社到生产队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固定通行的骡车,只能靠两条腿走路。

    背上背着包裹,手里拎着两个行李袋,王建国却越走越快,

    等到太阳落山,月亮东升,王家庄生产队已然在望。

    王家庄生产队不大,只有三个小队,而且离得也不远,说是一个生产队也没问题。

    站在一处高岗上,王建国却迈不开腿。

    近乡情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跟爹娘交代。

    为了送他进部队,当年家里可是找人借了不少外债,又把家底席卷一空,托一位在县城工作的远房亲戚帮忙,加上王建国自己也争气,打小拳脚娴熟,这才成功吃上皇粮。

    过年前他给家里写信,还信誓旦旦,要在几年内提干。

    可转眼间,就因为伤病复员。

    此时王建国是心念百转,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天色暗下来,他才咬了咬牙,奔着家的方向走去。

    6、70年代的胶东,农村条件实在是不堪一提,不说跟云湖这样的鱼米之乡相比,就连两河都比不上,经常社员们一家辛辛苦苦劳作一整年,最后一核算,还倒欠生产队几十块钱。

    所以这一片地方,大多都是土石结构的土房子,加上北方冬天寒冷,这里的土房子可跟云湖的土墙屋不一样。

    不仅房屋低矮,连窗户也没多大,可能就跟一个透气孔差不多,冬天若是烧炕还好一点,夏天的时候,等太阳升高,屋子里就跟蒸笼一样,闷热得透不过气来。

    而王家庄这样的地方,又是胶东最穷的地方之一,所以一到晚上,连半点灯火都没有。

    王建国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的,过了好久才走到村子前。

    没等他靠近,村里就有几条狗子猛地狂吠。

    片刻后,有一盏灯火点亮,还有枪栓拉动的声音,一道声音远远传来,“什么人?”

    王建国辨认了一下声音,随即大声喊道,“建军,是我。”

    下一秒,一道身影狂奔而来,“哥,你回来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