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彼岸花开 (第3/3页)
出名了!"春花比他还兴奋,连夜帮他修改PPT,"史密斯教授说这可能引起国际关注!"
演讲当天,韩东来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不同肤色的学者,突然发现最后一排坐着个熟悉的身影——江凤!她应该是刚下飞机,还拖着行李箱,却坐得笔直,像个骄傲的家长。
"...幸福模式的核心在于平衡发展与保护、效率与公平。"韩东来的声音越来越自信,"它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板,而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思路..."
问答环节,一位非洲学者举手:"韩先生,您认为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复制的关键是什么?"
"人。"韩东来不假思索,"找到那个愿意扎根土地、又能联通世界的人。"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江凤和站在侧门的春花,"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
会后,江凤带他们去了家高级餐厅庆祝。江阳穿着小礼服,像模像样地用着刀叉;小刚则对餐前面包篮情有独钟,一口气吃了三个。
"论文引起了不少关注。"江凤抿了口红酒,"世界银行有个乡村振兴项目在找顾问。"
"我们很快要回国了。"春花急忙说。
"年薪二十万美元。"江凤补充,"全球办公,每年三个月带薪休假。"
餐桌上一时安静下来。小刚和江阳正在分享一份冰淇淋,完全没注意大人们复杂的眼神。
"谢谢,但是..."韩东来握住春花的手,"我们已经答应周叔接手流域项目。"
江凤点点头,似乎早料到这个回答:"文件我放书房了。"她擦了擦嘴角,"签不签随你们。"
回帕罗奥图的路上,江阳在车里睡着了。春花抱着女儿,轻声问:"后悔吗?"
"不后悔。"韩东来看着后视镜里江凤的车灯,"有些选择,早该做了。"
最后一晚,韩东来在书房签完了所有文件——拒绝世行的信、接受省农科院聘用的确认函,还有...那份共同监护协议。
春花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两杯热牛奶:"孩子们睡了。"
"签好了。"韩东来递给她文件,"看看还有什么遗漏。"
春花仔细检查着,突然停在一页纸上:"这个..."
那是份加州特有的"家庭伴侣关系声明",不同于婚姻,但赋予伴侣部分法律权利。
"江凤放的?"
"不,是我要的。"韩东来直视她的眼睛,"如果你愿意..."
春花的手微微发抖,牛奶在杯中荡起细小的波纹。窗外的橡树沙沙作响,仿佛二十年前幸福河畔的那棵老柳树。
"不是为了孩子?"她轻声问。
"为了我们。"韩东来握住她的手,"为了这错过的二十年。"
牛奶杯被放在桌上,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春花的眼泪无声滑落,但嘴角却扬起明亮的笑容:"等回国后..."
"嗯?
"我们去领证吧。"春花的声音轻得像羽毛,"真正的那个。"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交握的两只手上,一枚简单的银戒在春花指间闪烁——那是韩东来用第一笔伯克利奖学金买的,朴素,却足够坚固,就像他们历经风雨却愈发坚定的感情。
回国航班上,两个孩子兴奋得睡不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韩东来和春花坐在后排,十指相扣。
"江凤说下周回来参加产业园周年庆。"春花靠在他肩头,"带了个美国投资团。"
"周叔退休后反而更忙了。"韩东来笑道,"天天在流域六个县转悠。"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突然倾泻而入。小刚和江阳同时惊呼,两张小脸贴在舷窗上,金色的光芒为他们镀上一层光晕。
春花望着这景象,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埋下的那个许愿瓶。那时的他们,一个想去外面的世界,一个想留在熟悉的家乡。如今看来,他们都实现了愿望,又超越了愿望——根,深扎在幸福村的土壤里;枝叶,却舒展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韩东来似乎读懂了她的思绪,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无需言语,二十年的默契已说明一切。飞机继续向前,穿过云海,飞向他们共同建设的家园,和那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