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蓝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蓝图 (第3/3页)

   "损失大吗?"她睡眼惺忪地问。

    "不大,就是..."韩东来叹了口气,"观光步道被冲毁了一段。"

    春花立刻清醒过来:"美国客人明天就到!"

    "已经让工程队去抢修了。"韩东来按住要起身的她,"睡会儿吧,你都快熬成熊猫了。"

    春花的手机突然响起。她挣扎着摸出来,是金萍:"路支书,民宿没问题,就是村口那段路..."

    "知道了,马上处理。"春花挂掉电话,摇摇晃晃站起来,"我得去看看。"

    韩东来强行把她按回沙发:"我去。你睡两小时,然后..."他想了想,"去接江凤。"

    "我?"

    "嗯。"韩东来给她盖上毯子,"周厅长临时有事,接机的人换成你了。"

    春花瞪大眼睛:"你怎么不早说!"

    "惊喜。"韩东来学江凤的语气,在她发作前赶紧溜了。

    雨后初晴的阳光格外明媚。韩东来指挥工人们抢修道路时,不时望向村口的方向。快到中午时,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驶来,后面还跟着三辆同款。

    车门打开,江凤抱着江阳走下来,一身利落的职业装,完全看不出长途飞行的疲惫。江阳看见韩东来,立刻挣扎着下地,摇摇晃晃地跑过来:"爸爸!"

    韩东来抱起女儿,孩子身上带着奶香和阳光的味道。后面几辆车里陆续下来十几个外国人,正围着春花问东问西。令他惊讶的是,春花竟然能用蹩脚但流利的英语应对。

    "Surprise!"江凤走到他身边,"路理事长上了三个月网课。"

    江阳在韩东来怀里扭动,指着不远处的春花:"姑姑!"

    春花闻声回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快步走过来,却在距离两米处突然停住,有些拘谨地整理了下湿漉漉的衣角。

    江凤看看她,又看看韩东来,突然把江阳抱了回来:"先办正事。"她对投资商们做了个请的手势,"This way, please."

    考察进行得很顺利。美国人对光伏大棚和节水系统赞不绝口,对金萍主理的农家宴更是赞不绝口。江凤全程专业翻译,只在关键处让韩东来补充技术细节。

    傍晚的汇报会上,当春花用英文展示完产业园规划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领头的美国投资商当场签了意向书,承诺引进有机食品认证体系。

    "路理事长,您太棒了!"会后,金萍激动地拉着春花的手,"那几个老外一直夸你呢!"

    春花不好意思地笑笑,目光却不自觉地寻找着什么。院子里,韩东来正和江凤站在夕阳下交谈,江阳在两人中间蹦蹦跳跳,手里举着一朵刚摘的野花。

    晚饭安排在村委会大院,二十多桌坐得满满当当。周厅长匆匆从省城赶来,一进门就被小刚和江阳一边一个抱住大腿。两个孩子像失散多年的亲兄妹,很快就玩得不亦乐乎。

    "看来血缘这东西..."周厅长看着玩耍的孩子们,眼中闪着泪光。

    "骗不了人。"江凤接上他的话,递给父亲一杯茶。

    主桌上,美国投资商、市县领导、合作社骨干济济一堂。韩东来被安排坐在江凤和春花中间,一顿饭吃得如坐针毡。好在两个女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全程都在讨论产业园的事,偶尔还隔着他说笑几句。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金萍挺着肚子献唱了一首山歌,赢得满堂彩;富贵带着小伙子们表演了传统农耕秀;最后连周厅长都被拉上去唱了段《智取威虎山》。

    "韩总监也来一个!"众人起哄。

    韩东来推辞不过,只好上台。他清了清嗓子,突然看向台下的春花:"这首歌,送给一个陪我长大的人。"

    《光阴的故事》旋律响起时,春花的脸红得像桌上的葡萄酒。江凤在台下抱着熟睡的江阳,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夜深了,客人们陆续散去。韩东来帮着收拾桌椅,发现春花和江凤都不见了。他走到院子里,看见两人正站在月光下交谈,江阳和小刚已经在长椅上相拥而眠。

    "...法律文件都准备好了。"江凤的声音传来,"随时可以签字。"

    "谢谢你。"春花的声音有些哽咽,"为了所有..."

    韩东来故意踩出脚步声。两人同时回头,月光为她们镀上同样的银边。

    "在聊什么?"他问。

    "产业园的事。"江凤抱起熟睡的江阳,"我去安置这个小祖宗。"

    她走后,院子里只剩下韩东来和春花。远处传来蛙鸣和溪水声,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芬芳。

    "江凤说..."春花的声音轻得像梦呓,"她只签一年合同。"

    "嗯。"

    "一年后..."

    "一年后,"韩东来握住她的手,"我们一起去加州看江阳。"

    春花的眼睛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回握了一下。这个简单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村委会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只剩下门廊下的红灯笼还亮着,像一双温柔的眼睛,注视着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和土地上这些勇敢追梦的人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