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96章 红星计算机销售火爆,小美家举起特别费用大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896章 红星计算机销售火爆,小美家举起特别费用大棒 (第2/3页)

真是好啊。”

    那些同事们以前因为周良华裔的身份,没少嘲弄他。

    现在却因为他华裔的身份而羡慕他。

    周良听到身后的议论声,精神振奋起来。

    这还是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骄傲。

    “祖国原来这么伟大.难怪老爹一直要求我们不能忘本。”

    三天后。

    小托马斯沃森还没把中文弄明白,一台台崭新的红星计算机就摆在了纽约各大百货公司的货架上。

    红星计算机的售价只有7090的四分之一,售价为二十万(相当于一百二十万元人民币)。

    四分之一的售价,三倍的速度,方便的交互方式,直观的显示方式这些特点注定让红星计算机在北美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真空管时代的晶体管革命,东方神秘实验室研发出三倍速“赤色算盘“》

    《三天神话!东方人用汉语编程征服硅谷,高管连夜订购翻译软件》

    《二十万美金买未来!百货公司惊现红色风暴》

    《从三八线到晶体管战线:东方计算机已占领梅西百货》

    《三倍速碾压+四分之一售价,东方黑科技把国际商邺机器公司逼入绝境》

    二十万美元的售价虽然已经算是天价了。

    但是在这年代,计算机是大型生产力工具,仅仅是发售的第一天,红星计算机就卖到了三百多台。

    看到这个数字,小托马斯沃森再也坐不住了,在内部召开了特别会议。

    “饭桶,一群饭桶!红星计算机怎么这么轻易的就进到了我们市场里?你们难道没有想法阻拦吗?”

    所谓的阻拦,自然是使用一些盘外招数。

    比如在海关、码头之类的地方动点小手脚。

    这种办法虽见不得光,却是最有效。

    俗话说得好,要想以最快的速度破解计算机的密码,不是搞什么高科技,而是把计算机管理员暴揍一顿。

    一个高管站起来汇报:“总裁,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布置,只是这次负责销售红星计算机的是海克斯科技和港城的霍氏集团,他们在这边也都有很深厚的关系。

    特别是海克斯科技,靠着独家的暖宝贴代理权,跟很多议员的关系都很好。

    而霍氏集团在码头方面拥有丰富的人脉。”

    “东方人这是有备而来啊!”小托马斯沃森捏了捏眉心,继续问道:“现在咱们订单情况怎么样了?”

    另一个高管胆战心惊的站起身:“几家实验室全都退订了,我们在商贸公司的订单也全都取消了,目前只有军方的订单了。”

    小托马斯沃森闻言,面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上。

    7090是他花费重金研制出来的,如果销售情况不佳的话,那国际商邺机器公司也许会破产。

    他勉强扶住桌子,硬撑了下来。

    “红星计算机的底细调查清楚了吗?”

    既然解决不了红星计算机,那就解决搞出红星计算机的人,这是这年代大资本家的惯性思维了。

    “已经查清楚了。”高管站起身汇报:“据我们在港城的人传回来的消息,红星计算机是由京城红星计算所研制出来的,而研发人是.李爱国。”

    “李爱国?就是那个鼓捣出存储器的家伙?”小托马斯沃森瞪大眼。

    在得到确认后,小托马斯沃森叹了口气,坐在了椅子上。

    “这家伙是不是跟我有什么仇啊,怎么就盯上我了呢。”

    小托马斯沃森收拾心情,接着主持会议。

    “拆解工作进行得怎么样,我们能仿制吗?”

    “目前我们已经组织了最优秀的工程师进行了拆解,红星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复杂,难度很大。最重要的是,它使用了一款名为4004处理器的芯片。这种芯片超过了我们两代左右,目前暂时没办法防止。”

    这个答案并没有出乎小托马斯沃森的预料,毕竟对方敢于把这么先进的设备卖到国外,肯定早有所防备。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来应对这次危机了吗?”小托马斯沃森的目光环视一圈。

    那些高管们个个都低下了头。

    此时,一只手高高举起。

    “总裁,目前我们有两个应对策略。”

    小托马斯沃森看了一眼那人。

    那人名为彼得,并不是名校出身,却因为特别有手腕,善于解决问题,而得以晋升为高管。

    这些年来,彼得没少帮助小托马斯沃森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解决大问题。

    小托马斯沃森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彼得站起身:“我们有两个办法来应对。”

    “第一个是,拿到完整的芯片图纸和生产工艺,这样我们就能制造出同等性能参数的处理器,红星计算机将没有办法对我们产生威胁。”

    此话一出,在座的高管们脸色微微一变。

    “这怎么可能,图纸和生产工艺都是绝密文件,况且还在东大那边,谁能拿到?”

    所有人都觉得彼得的办法是无稽之谈。

    小托马斯沃森心中却已经有了想法,只是现在不方便透露出来。

    他双手下压,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继续问道:“第二个办法呢?”

    彼得挺了挺胸膛:“进口特别费用!”

    “特别费用?”那些高管们依然是一脸茫然。

    彼得没等小托马斯沃森询问,就解释道:“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红星计算机全都是由东大生产,由港城那边出口到咱们这边的。咱们只要增加红星计算机的进口特别费用,这样就能大幅降低对方的利润,我相信这场战争,咱们会不战而胜。”

    利用特别费用来阻拦一款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是小美家经常使用的手段。

    比如,1890年的《麦金利关税法案》。

    话说那年,小美家正深陷“大萧条”,经济低迷得让人痛不欲生。

    此时,小美家决定大开杀戒,用特别费用来拯救陷入困境的农业。

    枫叶家第一个站出来,给小美家产品加税,紧接着高卢、约翰牛、小德等人家也纷纷提高对小美家商品的特别费用。

    这一连串的特别费用报复行为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全球贸易进入了“特别费用高地”。

    就这样,原本打算“通过特别费用拯救国内经济”的小美家,最后却被自己捅了个大窟窿——全球贸易急剧缩水,世界经济也随之崩溃。

    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法案》,小美家大幅提高对进口商品的特别费用,尤其是针对那些来自竞争对手国家的工业品。

    许多人家对小美家采取了报复性特别费用措施,使小美家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