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二章 边境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八十二章 边境镇 (第2/3页)

 没有道观,只有寺庙。

    五个寺庙零个道观,倒是符合国内情况,佛像随处可见甚至路过一个山头都能看到,而道观却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大概有四个。

    首先是自身发展,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开始大力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达到独立站稳了脚跟,可见策略还是非常得当的。

    其次是古代统治阶级的扶持,为什么要扶持?其实说白了很简单。

    佛教讲求入世,鼓励入世受苦以祈求来世的解脱,要是百姓都崇尚安安稳稳、心甘情愿的受苦,统治阶级自然求之不得。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各朝代不同,譬如唐朝时期佛教盛行便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唐朝统治者自己都信佛,自然会大力推广。

    第三是民众自身的信仰,古代民众的生活大多水深火热,相比于虚无缥缈的道教,佛教的寄托和倾诉更适合他们寻求自我安慰。

    最后就是传承了,道教有教无类吗?不,规矩很多,至少相对佛教来说规矩很多。

    有些道教的道义甚至秘密传承,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连记录的文字都没有。

    真正的传承人非常低调,传言都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少于世人打交道,他们认为修行没有必要和世俗接触。

    而成为僧人就简单很多,全国那么多寺庙,寻找门路还是比较简单的。

    俗语说宁打和尚不骂道士,成为僧人门槛很低,信徒素质参差不齐,甚至现在的寺庙大部分已经商业化,失去了它原有的形象。

    道士,现如今依然有着隐秘性和神秘色彩。

    此案的作案手法看起来更偏向于道教,所以陈益才会去搜索,要是顺路的话可以去溜达溜达,没想到根本没有。

    一个都没有。

    陈益不太信。

    地图和大众认知不存在,或许有藏着的?窝在哪个山头“修行”?

    未来案件若是没有进展,陈益需要考虑找这些“专家”问问,凶手作案手法肯定不会是自创,总要有点传承记录的影子。

    其实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查到也有好的方面,说明知道的人很少,知道的人越少,未来查到线索后能精准锁定嫌疑人的概率,越高。

    思索了很久后,陈益关灯睡觉,进入了梦乡。

    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参加高考忘了带准考证。

    时间还够,本想着开车回去拿,陈志耀告诉他别考了,回家继承公司吧,以后这些考上名牌大学的都得给你打工。

    醒来的时候梦境记忆犹新,陈益脸色古怪,这可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上次掉进江里被逼辞职的事情,应该是梦境源头了。

    方书瑜正在洗刷,微信有两条消息。

    第一条消息是何时新发来的,说梁其东已经在酒店一楼等待了。

    第二条消息来自陶尚立,对方说不清楚,得去找人问问,问到了消息就告诉他。

    陈益回了一句谢谢,起床洗漱下楼,梁其东将准备好的卫星电话交给了陈益,电池续航一百小时以上,可持续通话八个小时。

    这样进村就方便了。

    吃过早饭后,众人开车往南走一直来到了勐紬(mengchou)镇,这个地方已经非常靠近蒲甘了,属于云州边陲。

    勐紬镇群山环抱,有河流穿越滋养,放眼望去周围全是树木,使得镇里的空气极为清新,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