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能不能活还要看命 (第3/3页)
”
“不说那些,最近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罗浩闭着眼睛,手悠闲的盘着二黑,“全世界的鸟类迁徙有6个大渠道,或者叫做方向,路径。”
“澳洲山火和美国的山火无形中改变了俩,还有俩是在咱国内走的。”
“放生蟑螂?!”陈勇马上知道罗浩要说什么。
“差不多吧,候鸟上携带病毒,通过迁徙投毒,防不胜防。据说是蒙古那又建p4试验室了,唉。”罗浩盘着二黑,叹了口气,“就不能星辰大海么?非要研究各种病毒,挺没劲的。”
“!!!”
住院老总已经忘了最开始的话题是什么,他怔怔的看着罗浩。
候鸟?
迁徙?
投毒?
阴谋论吧。
只是这个阴谋论太大了,要先放火烧山,烧死上亿的动物和无数树木,改变候鸟迁移的途径。
“在朋友圈或者是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个500MB的视频,那服务器仅仅是存储这个视频,每天消耗的电能,大约就对应着2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并且,它每天都会造成这么多的排放。”
“老总你说的有道理,但这种事儿也就那么回事。什么碳排放,都是扯淡的,人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赶上小冰河期,咱得生怕碳排放不够。”
“现在天气转暖,秦岭都有秦岭虎了。”陈勇补充道。
“真的会每天都有么?”住院老总问。
“会啊,但能源和能源不一样,别听老外瞎哔哔。”罗浩道,“谷歌在美国俄亥俄州和俄勒冈州都有数据中心,但前者的碳排放是后者的5倍。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不同,单位碳排放就会产生区别。
例如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每kWh电力只对应2克二氧化碳,但是在波兰华沙,每kWh电力就对应着723克二氧化碳。”
“有本事把市场放开,全都装上光伏,老乡,开门贸易!”
住院老总笑了笑。
“好好干活就行,那种似是而非的东西看看也就得了。现在就为了不和咱贸易,他们都开始烧柴了,什么碳排放,那群狗东西也不提了。”
“好像环保少女被抓了?”住院老总问。
罗浩没回答这个问题,手轻轻的盘着二黑,像是想着什么。
“罗浩,你放松一点,回去再说。”陈勇劝道。
“没,我没在想患者。”罗浩道,“我在琢磨等患者病好了,攒个饭局。”
“???”
“???”
“患者的大爷,李教授,工大的那位,研究的方向是机器女友。”
“!!!”
“国内肯定有各种限制,直接非洲或者墨西哥建厂,卖个一两年,把马斯克的机器女友给挤兑死。”
“机器女友,真的么?摸起来像真人么?”住院老总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差不多吧,等以后人工子宫出来,人口就再也不是问题了。星辰大海,飞到的时候已经第n代人了。”罗浩说着说着,话语声渐渐清幽,“真是很想去别的星球看看啊,可我又不想别人替我看。”
闲聊着,订的饭来了。陈勇并没只订了罗浩的,而是连住院老总、住院医生、护士全都订了一遍,连奶茶都有。
虽然陈勇已经不撩闲了,但这种行为就像是本能一样,顺其自然就做出来。
一份肘子饭罗浩用3分钟吃光,中间还就了3瓣蒜。
“罗浩,你属猪八戒的,吃的这么快。”
“下一次的尿液检查要回报了,我得回去看着,要不心里面不踏实。”罗浩笑了笑,放下筷子,起身,“走了。”
“有什么事儿给我打电话。”
“老孟陪着小庄去哈动了?”罗浩问道。
“嗯,去哈动了,跟竹子玩会,放松一下,要不然小庄崩溃的心不知道啥时候能好。”陈勇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把话都咽了回去。
罗浩笑了笑,没追问陈勇心里到底想要说什么。
回到icu门口,罗浩和李教授打了个招呼。
能看得出来,李教授由内而外的心焦。
或许,他自己没结婚生子,已经把这个侄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小罗教授,现在怎么样?”李教授抓住罗浩,像是抓住最后的希望。
“还行。”
还行……
李教授对这种描述表示不满,类似于做饭做菜的时候标注的少许这类词汇一样,相当不满。
“李教授,您别着急。”罗浩解释,“是这样,哪怕最后需要肺移植,现在挺的时间越久越好。”
“???”
“百草枯的代谢速度特别慢,肌肉、脂肪里有有没有代谢的百草枯。假设啊,1周后做肺移植,新肺还要被百草枯污染一遍。”
“!!!”李教授瞠目。
“现在看,情况还算是可控,危险期主要在明天开始的炎症风暴已经多脏器衰竭上。”
李教授觉得自己不能和罗浩咨询相关问题,越问越觉得侄子已经没救了。
罗教授说的每一句话都指向死亡,似乎死亡才是唯一的结局。
“放心,有我。”罗浩拍了拍李教授的肩膀,转身进了icu。
Icu像是一台巨大的机器,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罗浩在患者床边坐下,翻看着各种检查数值以及仪器上的数字。
“老总,血糖12.8mmol/L。”护士测完一个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糖,和住院老总汇报。
“行,挺好。”
“翟总,这儿~”罗浩招了招手。
Icu住院老总也没想什么,走到罗浩身边。
“是刚收的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么?”罗浩问道。
“是啊,怎么了罗教授。”
“血糖降的有点快,一小时降了5mmol/l,我建议还是慢一点。”
住院老总一怔,嘴上没说什么,走回到中间的办公区,打开第十版教科书开始查找。
看见了自己想要看的数值,住院老总嘴角一撇。
“罗教授,教科书上写的,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每小时降3.9-6.1mmol/L。”
住院老总耐心的给罗浩解释。
她不认为罗浩不知道,而是觉得罗教授看的教科书和自己未必是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