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苏联算盘 (第2/3页)
“但是,光靠走私进入匈牙利的物资,对于匈牙利政府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苏联对匈牙利工党政权的支持很有限,毕竟匈牙利作为曾经奥匈帝国的二巨头之一,他本身底子也算不错,单从工业角度来说,虽然比不上奥地利,可也比苏联要好一些。
所以,匈牙利工党在夺取匈牙利政权后,也顺手接管了原本匈牙利的大部分工业,不过,匈牙利的工业和如今苏联一样,重工业比较薄弱。
奥匈帝国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业高度集中在东部,也就是奥地利和波西米亚等地区。
而且更让匈牙利工党政府难受的地方在于,同盟国对匈牙利的封锁,导致他们的贸易和原材料供应被截断,这再一次对匈牙利原本工业形成了打击。
这也是匈牙利工党为什么在军事上迟迟不能有所进展的重要原因,如果这次奥匈帝国的工党叛乱不是发生在匈牙利,而是波西米亚,情况或许就会截然不同。
毕竟波西米亚也就是捷克地区的军工业十分发达,掌握了该区域,可以说掌握了奥匈帝国军事工业的大动脉,对其他地区具有武器装备上的优势。
而匈牙利则恰好相反,匈牙利的农业在奥匈帝国内部最为突出,但这也让匈牙利工党接管政权后,难以和奥地利进行较量,这是工业对农业社会的优势。
如今苏联之所以如此迫切的发展本国工业,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约瑟夫听完了亚戈达的话,对这种情况很不满意,他问道:“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途径对匈牙利进行支援么?”
亚戈达略带紧张的摇摇头:“约瑟夫同志,这是真的没有办法,匈牙利的铁路公路和水路都被封死,而匈牙利的邻国和区域,也都是反动势力所掌控,我们如今还能把物资走私到匈牙利,就已经实属不易。”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光靠外部的物资支持,对于如今的匈牙利政府聊胜于无,无法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想解决只有我们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这一个途径。”
对于亚戈达的后一句话,约瑟夫完全当他是放屁,就苏联如今的国情,拿什么和帝国主义打,靠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钢铁洪流?
但凡苏联如今的工业能达到东非那种程度,苏联早就下场了。
约瑟夫说:“既然如此,你认为匈牙利政府还能坚持多久?”
亚戈达叹了口气说:“很难撑过今年,外无强援,内部空虚,而且匈牙利的地形说难听点,只能挨打,连还手都很难做到。”
“匈牙利还被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性。”
他的话其实还没有说尽,那就是匈牙利工党政权的结局大概率和巴黎公社类似。
这次匈牙利工党面临的局面和巴黎公社确实很相似,都是面临本国势力和德国(普鲁士)的联合绞杀,而且布达佩斯很有可能变成1871年的巴黎。
匈牙利工党政权唯一比巴黎公社幸运的地方,可能就是他们在发动事变之初,策动了布达佩斯周边地区,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布达佩斯一地,但这也很难改变匈牙利工党的命运。
实际上,约瑟夫也是这个看法,他说道:“匈牙利工党的错误在于小看了奥匈帝国政府,这次奥匈帝国的运动,仅仅局限于匈牙利一地,而其他地区依旧牢牢的控制在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尤其是奥匈帝国的工业区,光是这一点就更不利于匈牙利工党的发展壮大,如果他们能在去年就策动奥匈帝国其他地方的工党同志,一起行动,或许局势也不至于恶化到这个程度。”
“如今,匈牙利的局面已经无力回天,那我们对于匈牙利的支持方向也应该发生转变。”
“如果匈牙利工党政权被帝国主义国家剿灭,这毫无疑问会增强他们的实力,所以我们更不应该放任匈牙利的资源被奥匈帝国反动政府拿回去。”
“现在开始,和匈牙利的同志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转移人员,重要物资,保留火种。”
约瑟夫说的比较隐晦,实际上是在打匈牙利国库的主意,这就像前世西班牙内战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