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九十四章 第四十五个省 (第1/3页)
奥斯曼帝国发生了军事政变!这个消息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开来。
《莱茵日报》:莱茵社1926年12月3日电,奥斯曼帝国将军凯末尔及其支持者在伊斯坦布尔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奥斯曼帝国苏丹默罕默德六世宣布对政府进行改组,任命凯末尔为帝国国务会议大维齐尔(首相)……
和前世大为不同,凯末尔在政变成功后,并没有废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制,将奥斯曼帝国变成共和国。
前世凯末尔接手的奥斯曼帝国时,奥斯曼实际上已经解体,变成了缩水的土耳其,而这个时空里,奥斯曼帝国虽然持续衰落,好歹挺过了一战,疆域范围虽然也大幅度缩水,但是在中东依旧占有大片领土,同时还有很多名义上的附属国。
奥斯曼帝国的实际有效国土面积,已经不到两百万平方公里。
这也比前世一战后土耳其面积要大的多,更何况奥斯曼帝国保留下来的这些领土,放在中东足以算的上农业条件比较优渥的地区。
除了奥斯曼帝国核心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约旦河谷等都是中东重要的农业产区。
这些地区的存在,让奥斯曼帝国依旧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前提是奥斯曼帝国能够将现在的版图继续维持下去。
而凯末尔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选择保留奥斯曼帝国君主制,如同哈布斯堡一样,奥斯曼帝国皇室同样是奥斯曼帝国各个区域间凝聚的重要纽带。
如果废除奥斯曼帝国君主制,那毫无疑问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口实,所以凯末尔选择挟苏丹以令诸侯的方式来稳定国内局势,避免其他地区趁机从奥斯曼帝国脱离出去。
虽然领土经过大幅度缩水,但是奥斯曼帝国的民族结构,反而比奥匈帝国更要稳定的多,土耳其人的数量占到帝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许多非核心区域的独立,同时导致了这些地区的非土耳其民族从奥斯曼帝国中脱离,就比如基本独立的汉志,也门,高加索和里海沿岸等区域。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只要凯末尔操作得当,奥斯曼帝国想要维持如今的版图并不算困难,至少比奥匈帝国要容易的多。
莱茵市。
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政变,东非也颇为关注,因为奥斯曼帝国一直都是东非重要的市场之一。
上个世纪,奥斯曼帝国就是东非黑奴贸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东非早期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少金币。
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东非工业起步阶段,奥斯曼帝国成为东非廉价工业品的重要市场,为东非早期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进入20世纪后,奥斯曼帝国同东非的贸易规模更是逐年增长,并且在一战前后达到峰值,从基础的农产品,比如粮食,果蔬,木材等等,再到纺织,机械,武器装备等工业品,两国的贸易实现了深度的融合。
“奥斯曼帝国自19世纪后期以来,就一直是帝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市场,现在凯末尔政府的上台,对两国贸易和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很难判断。”弗里德里希向恩斯特报告着奥斯曼帝国的情况说道。
“父亲,根据我们情报部门的一些消息,凯末尔这个人倒是没有明显的反东非情绪,但是他的追随者中,有一些可能对我们东非抱有敌意。”
“而且有传言说,这次奥斯曼帝国军事政变的起因,就是我们刚刚和奥斯曼帝国前政府签订的波斯湾领土交易导致的。”
“虽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也说明在奥斯曼帝国内部,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挑拨我们两国的关系。”
在一战之前,东非和奥斯曼帝国政府间的关系就一直都不错,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东非作为后发国家,早期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并不算强势,反而比较羸弱,当时的东非,说难听点就是一块面积稍大的殖民地,在人口,工业,经济层面根本达不到强国的标准,也就只能欺负欺负非洲的土著。
即便南非战争之后,大部分国家对东非的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