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蒙巴萨岛 (第3/3页)
用人命堆砌起来的。”
“蒙巴萨的情况应该好一点,毕竟这里的高楼看起来整体比曼哈顿要少许多,但这种建筑建成肯定也牺牲了不少工人。”
卡利亚金说的完全没有问题,在20世纪初,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安全隐患。
而东非的情况比美国好许多,也不可能避免人员的伤亡,毕竟高层建筑很多地方,因为高度和位置,无法使用机械帮助,而依赖人力完成,就比如一些特殊位置的钢材,水泥运输等等。
东非尚且如此,美国只会更甚,因为东非尚且有政府出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人员的监管,而美国基本上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即便建造摩天大厦的死亡率很高,依旧有大量美国工人选择铤而走险,换取微薄的酬劳。
卡里莫夫辩解道:“我自然不是说苏联要像美国和东非这样建设,毕竟工人的生命远比这些钢筋,混凝土更重要。”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加安全且严谨的态度,来建造高楼大厦,比如做好工人的防护措施,不追求工期,加强监管等等。”
“而且,建造这些高楼,也不完全是坏事,高楼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所以,未来我们苏联也必然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而且,我们苏联建筑高层建筑,必然和东非,美国这种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苏联一切财产都是劳动人民的,而美国和东非则是为了攀比和享乐。”
“眼前蒙巴萨的这些高楼大厦,想必也只有富人才能居住的起,而我们未来则要让苏联的普通人能够住的上楼房。”
卡利亚金听完了卡里莫夫的解释,也认同了他的说法:“确实不能因噎废食,毕竟高楼大厦同样可以用来服务苏联人民,或许未来,人人都住在这种建筑里也说不定。”
在20世纪初,因为高楼大厦的稀缺性,所以很多人认识不到其缺点,至少在很多苏联人看来,未来的房子应该就是以高楼大厦为主,他们无法想象到21世纪,欧美的城市空心化反而导致市区的高楼大厦成为“贫民窟”。
反正就恩斯特个人而言,他对于高楼大厦的态度是有限发展,所以东非城市在这一领域的建设显然不如纽约和芝加哥等美国城市。
蒙巴萨之所以能够解禁,还是得益于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建设任务,从1910年以后,近十几年来,蒙巴萨才终于建造出了具有震撼效果的高层建筑群。
虽然说不管数量还是整体高度,都比美国差了一大截,但是除了美国以外,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在高层建筑领域超越东非。
尤其是对于除了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公民,蒙巴萨的高层建筑,就已经足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了。
如今,东非大批金融机构和公司,已经入驻蒙巴萨市,同时,蒙巴萨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和企业,尤其是在印度洋区域,蒙巴萨已经成为难以撼动的区域金融中心。
同时,蒙巴萨也能有效辐射欧洲,远东,大洋洲等地区,这使得蒙巴萨和伦敦,纽约在金融业方面的差距正在极速缩小。
伦敦和纽约的优势在大西洋,而蒙巴萨的优势则是印度洋和太平洋,除非美国在西海岸也搞出一个金融中心和东非在太平洋打擂台,但是,美国对于太平洋的影响力实际上并不比东非具有明显优势。
这一点从殖民地就可以看出来,东非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还有势力范围,甚至比美国更多,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而两国在远东的影响力只能说半斤八两,所以,整体来看,反而东非更具备优势。
蒙巴萨的地理位置也比伦敦和纽约稍强一些,毕竟印度洋周边有欧亚大陆,非洲和大洋洲,更不用说大西洋的竞争更加激烈,伦敦和纽约,巴黎,甚至是柏林,罗安达等等城市都存在竞争关系,而蒙巴萨在印度洋却几乎没有对手,唯一能对蒙巴萨金融地位形成竞争的还是东非本国的达累斯萨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