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大道洞真,趋吉避凶之起源(两万字大章) (第2/3页)
承。
但是……
祖天师亦是因为反对皇天而身陨,并且是最早身陨的道家洞真天尊之一。
所幸,他还留有少许后手。
只是这后手并非在于自身重生归来。
而是为后世人挣得一线机会。
自皇天高上帝君临造化宇宙主宰三界,对道门影响至深后,道门卜算命运之法便成历史。
及至其他道统相关传承,亦日渐式微。
而于祖天师身陨之后,皇天高上帝亦不复此能,埋下祂最终败亡的契机。
严格来讲,和眼下的雷俊一样,世间过去未来诸般变化,皇天大多尽收眼底。
但相关者修为境界越高,自然越不易看得分明。
而祂因此缺失那最关键的一线之机。
于这等修为实力的顶尖高手而言,往往胜负成败正在于这一线之机。
祖天师本人不得超脱且身陨,但那一线之机,却被祂送予造化宇宙之外,送予更遥远的世间。
只是,这一线之机,终究将返回这里。
可能只是瞬息之间便即返回。
可能要千年万年之后方才复见。
这一切,却也不是祖天师所能决定了。
如果很快返回,或许仍会落入皇天高上帝之手,则整个造化宇宙历史走向,想必都将为之改变。
不过,这一线之机最终回来得还是晚了些。
也带回一个原本不属于这方人间,不属于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不属于这方造化宇宙的人。
“气机牵动,世间奇缘,莫过于此。”雷俊目视那展开的竹简,忽地笑起来。
大师姐许元贞行事无为无不为,好恶随心而又淡泊疏冷。
小师姐唐晓棠一心与之比个高下,但其实许元贞却对输赢不甚在意,更多是享受与唐晓棠、雷俊等人切磋交流之下灵感火花的不断迸射。
只不过,能赢的情况下,她自不会输。
不论唐晓棠还是雷俊,都不是她的敌人。
而对于敌人,她自是另一番标准对待。
故而纵使当真为唐晓棠、雷俊盖过,她亦不甚在意。
相识以来,雷俊有关这位大师姐当真破防的记忆,只有早年她察觉自己最初与雷俊结缘,是因为天师印却在当时看走眼以至于错过天师印的时候。
她破防,是因为她自己走眼失手了,而不是因为和别人的输赢。
但其实……
二人当初结缘,并非因为天师印,或者说,不全是因为天师印。
雷俊哑然失笑。
他微微摇头,收敛心神,继续浏览那竹简。
到他如今修为实力,竹简上所载种种玄妙,于他已经没有秘密,凭自身修为亦可推演大半。
某种程度上来讲,对皇天、帝圜亦然。
故而三十余年前帝圜大千世界第一次重开之际,虽然被竹简光球初步料中,帝圜亦因此生出感应。
如此,便是变数,令其未来更难测算。
只不过,祂终究还是被料中。
祖天师昔年送这一线之机往造化宇宙之外,其后方才回归,虽不是真正超脱,亦非当前造化宇宙所限。
雷俊此刻彻底洞悉竹简光球之密,结合自身所知所见,与之印证,心中自有无穷灵机迸发。
雷俊注视自己识海意识中的竹简。
然后,现实中的祂向前伸出手。
祂的手,仿佛伸入一座虚幻的“门户”内。
识海意识内,闪动光辉的竹简旁,出现相同的“门”,接着雷俊的手掌出现,就这么抓住了竹简。
接着,将竹简取出来。
虚幻缥缈的存在,在这一刻,竟于雷俊掌中,凝聚成实体。
继续浏览竹简,雷俊收获更多。
通过浏览竹简,祂的心神渐渐升高,离开三清三宝洞天,离开蓬莱海,离开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进入域外虚空。
然后,进一步升高。
祂感觉自己有那么一瞬间功夫,仿佛脱离了整个造化宇宙,去往天外。
去往,祂曾经来时的方向。
另一方造化宇宙内,一颗蔚蓝的星球,这时出现在雷俊视野内。
祂仿佛遗世独立,默默落入其中。
两方造化宇宙,基础规律同道理规则,有巨大差别,形成扭曲。
于雷俊个人而言,自离开之时起,在这方造化宇宙的时间,便仿佛全然停滞。
或许,待祂本人当真自此前二百多年身处的造化宇宙修行超脱,登上更高层次后,再去往其他造化宇宙,方才一切自如。
届时在另一方造化宇宙流逝的时间,亦不影响这边。
对原本蓝星所在的造化宇宙来说,现在的祂,或许才是来客。
至于此前能从这里离开,自是竹简的缘故。
究竟完全是祖天师一个人的手笔,还是可能涉及更高层次的存在,当前未知。
毕竟不止道门三清祖师,便是其他已经超脱的强者,亦不曾重返和干涉那方造化宇宙。
亦或者,干涉了,未超脱的人,也无从知晓?
问题的答案,或许需要留待未来解答。
雷俊并不排斥未知。
他不纠结相关事,心神开始回收。
回到此前自己一直修行的造化宇宙内。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蓬莱海三清三宝洞天中。
雷俊继续目视自己手中闪动光辉的竹简。
一去一回间,许多事情更加清晰了。
于道门中人而言,“三”,确实是个重要的数字。
祂与大师姐许元贞、小师姐唐晓棠结缘,亦着落于此。
祖天师的竹简为道门留下大气数。
只是这气数最终并非着落于单纯的一卷竹简。
某种程度上,分担于三。
大师姐许元贞少年时天资不显,乃是如雷俊、楚昆等人一般后天升华自身根骨、悟性资质。
问题是,她比绝大多数人在这方面都要容易得多。
各种珍稀天材地宝,四处随便转转,往往便捡个盆满钵满。
若说机缘,她机缘遍地。
但或者说,是一个能连续发挥作用的天大机缘。
而小师姐唐晓棠天心通明,洞悉善恶,觉险以避,当中敏锐,世所罕见。
类似能力,其他修行者不是没有,但往往应用于实力低于等于自身的对手,极少能察觉来自更高存在的威胁。
唐晓棠难得处在于,修为实力高过她的人心生恶念,对她形成隐患与不利,她亦能敏锐觉察。
如今洞悉竹简奥秘,雷俊得以知晓,她们的特异之处,其实同自己的竹简,出自一源。
准确说,是竹简当初将要回归这方造化宇宙时,从上面剥落,一生二,二生三,共同承载其后道门气数。
只是因为造化宇宙同造化宇宙之间时空界域间隔的缘故形成扭曲,故而最终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里形成错位。
许元贞最早。
唐晓棠次之。
身怀竹简的雷俊,最后现世于人间。
但同出一源的关系,纵有时间错开,差距亦不大,最终共同着落于这个时代。
说起来,这个时代有少许可能截住这份机缘的人,便是帝园了……雷俊心道。
但对方当前正被镇封在帝园大千世界的地界内。
时也命也,所谓气数,玄之又玄。
虽然在帝园有了防备后,竹简难以再算到对方,但雷俊取出竹简实体,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来使其发挥作用。
祂的面前,出现玄妙气流交织而成的无形之“门”。
雷俊将手中竹简,投入其中。
竹简消失在“门”内,“门”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雷俊与之相对而坐。
祂本人洞真后的三洞三清境这时发生变化。
竟像是退化,重现玄黄宇宙模样。
并且更重新一分为二并立相对。
祂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切如常,继续静心修行。
随后几年时间里,在孟少杰、卓抱节之后,萧雪廷、刑风陆续突破。
到雷俊二百八十岁生辰这一年,大千世界再添两位仙境二重境界的修士。
修为更上一层楼的萧雪廷、刑风更相继前往蓬莱海三清三宝洞天向雷天尊道谢。
此前龙虎山法会上,二人听讲,皆受益匪浅。
得到帮助的非只他们两人。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在此后十年内,沈去病、楚羽亦相继更进一步,前者修成武仙二重境界,后者则完成儒家三不朽其二的立功,臻至儒圣二重境界。
除此之外,则是玄机观在聂放之后,新添一位道家偃师一脉的仙人。
已经接掌玄机观观主之位的牛谷寿,成功推开仙门。
这位玄机观第二代观主,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间,名声颇为响亮,相关争议,传至其他大千世界,亦充满传奇色彩。
作为聂放之后玄机观最出色的修士,在他手上诞生许多全新创见。
当中绝大多数,都对当前修行界的炼丹、炼器、采掘、种植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如此原因,加之聂放、牛谷寿先后登仙,故而玄机观一脉历史虽只不过区区二百载前后,但在修行界地位举足轻重。
而牛观主之所以伴随争议,则是因为除了修行界之外,他许多创见都用于平民。
至他接掌玄机观之后,除了观中门人弟子之外,甚至专门开辟另一座道院,如今规模越来越大,其后有“工院”之名。
其中不乏修行不成之辈,但仍被留下,虽也经常辅助观中弟子制备各种器具材料,可并非依附亦或者充当仆从,而是一边参考,一边独立设置专门的教学课程,学习与钻研。
到如今,这一切已经颇成规模,成果斐然。
早年间,牛谷寿本人揣摩闷烧炭炼铁高炉,改碳铁同在一个炉室内的单炉为双炉,分置火室、铁室,令民间冶炼有飞跃式发展,所炼精铁杂质减少,初见钢铁之形。
到如今,有工院学生进一步改良此炼法的鼓风部分,更利于火室中的焰流吹入铁室熔铁。
如此发展,尤为牛谷寿所喜。
相关手段,于修行者而言自是不值一提。
但哪怕是炼气境界的道童,有几个愿意守着一台为凡俗百姓炼铁的高炉?
即便有人愿意,也能凑出相当数量,但可以直接改进高炉工艺,令世俗百姓也能操作,何乐而不为?
这一切铺展开来,继续发展下去,对人间影响,又将何等宏大?
并且许多事情往往并非孤立存在。
冶炼的不断发展,对煤炭原料的开采挖掘,提出更多需求和要求。
而更多优质矿藏的开采发掘,同样反过来不断促进更新工艺的开创。
牛谷寿此前在人间游历时,亲自发掘一大优质煤炭矿藏。
围绕这里,不仅冶铁飞速发展,更有工院学生效仿火山灰烧制用于建筑的全新泥浆。
其实牛谷寿本人早年便有相关研制。
只是他这位大修士做来简单,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做到。
烧制如此泥浆,所需窑温极高,不止对窑有要求,更需要强盛的煤炭火力,与瓷器、琉璃之属相若。
如此,放在以往,于民间而言自然成本奇高,完全派不上预期中用场。
及至牛谷寿和其他人之后发掘开采更优质、低廉、大量的煤炭矿藏,围绕这矿藏,相关泥浆以及冶铁方有正式发展的空间。
纵使如此,亦有交通、运费等方面相关考虑,影响更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但类似种种变化,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在大千世界萌发,数量越来越多,革新越来越快。
新生事物的诞生,有些人欢迎,有些人排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工院方面的玄机观背景,往往引领起风潮。
对世俗百姓而言,有修为的道爷们使用并推广开的新东西,令人更向往,更有信心。
而在近年的新闻,则是开了龙虎山天师府已经过传度的道士转往玄机观工院的先例。
龙虎山天师府自古便是道门圣地,入道门槛颇高。
只是即便如此,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会有难成大器者。
如果道童院里的道童迟迟不能达到参加传度大典的标准,将来则可能外放离开,回归世俗,前往府里在山内山外的种种产业,以作营生。
相关制度早已成熟,自古如此。
不过随着龙虎山天师府近年来不断水涨船高,已经成为事实上第一圣地,他们又不作大肆扩张,而向往者众多,入门门槛无形中进一步抬高。
于是不成器的道童,自然也就越发稀少,基本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传度,成为正式传人弟子。
不过事无绝对,或多或少,总有少数例外。
这些无法参加传度的道童,自然还是按照从前规俗安排。
只是到了前些年,已经有人开始转往玄机观工院求学。
当中甚至有部分人,正是得龙虎山天师府推荐。
至如今,已经有相关成材者脱颖而出。
不过,从前毕竟都是道童。
严格来讲,尚不能算天师府正式传人。
而现在则是出现第一个龙虎山传度弟子,转而前往玄机观工院求学。
消息传出,自然引得四方关注。
虽然只是一个二重天筑基境界的年轻弟子,但一来从天师府到玄机观,于大众眼中本就是向下一步,二来从玄机观本身道统到山下工院,这更是从修行界转向世俗民间。
若是前路已尽者也就罢了,眼下确实前途一片光明的人,于大众面前反其道行之。
世人不禁因此生出各种猜测。
“个人已经考虑妥当的事情,我辈自无需置喙。”
当代天师池海峰见到新出关的牛谷寿,祝贺对方的同时微笑言道:“辛苦道友了。”
牛谷寿:“天师言重了,贵派高足心怀苍生,有心造福万民,令人钦佩。
依其天资,便是在修行一途上,仍前程远大。”
池海峰微笑:“道友在这方面,便是最好的例证。”
牛谷寿:“惭愧,不过贫道确实希望如我这般例子能越来越多,故此可免除不少后辈的顾虑,吸引更多同道中人投身其中。
这些年来亦感谢天师诸多相助,若非如此,一些事情不至如此顺遂。”
池海峰微笑摇头:“这个贫道愧不敢当,乃是掌教师叔祖和卓师伯奠定的根基框架,贫道只是依样葫芦。”
牛谷寿:“天师客气了。”
雷天尊定下最初的调子后,至前任天师卓抱节,再到现任天师池海峰,许多事一直延续下来。
不过人各不同,自不至于全然一样。
相较于卓抱节此前相对平和,至如今池海峰则更张扬一些。
他本人便是悟性超绝的天纵之才,又兴趣爱好广法,交游广阔。
其接掌天师之位前便已经登仙,接任之后如此前雷俊、卓抱节登仙后一样,较少过问府里乃至人间的具体事务。
大多数时间,他在与各派同道交游,参玄论道。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玄机观,而池海峰同聂放、牛谷寿来往尤其密切。
期间不知碰撞出多少灵感的火花,诞生多少新的创见。
其中自然有很多是有关修行,但亦不乏可以直接用于民间者。
相较于此前的卓抱节,池海峰虽然更少在人间行走,但在任同期对人间的影响力更胜卓抱节。
当然,这其中不无卓抱节此前平稳沉淀的功劳。
到如今池海峰任上,亦可称厚积薄发。
“听闻大唐和后汉,都有心在学宫下开办工院?”池海峰问道。
牛谷寿颔首:“大唐学宫这些年来其实已经有相关底子,如今更进一步,后汉方面亦有基础,并且此番后汉王殿下和耿居士、顾居士都有过问。”
后汉王朝当前帝王仍是周朴。
只是自他登仙之后,情况便与张晚彤类似。
“待工院情况再稳定些许,贫道晚些时候,亦有心传观主之位于后辈。”牛谷寿言道。
池海峰饶有兴趣地问道:“听说工院那边新捣鼓出一具机械,可凭水汽自动往复,无需人力?”
牛谷寿:“确有其事,不过还粗略得很。”
话虽如此说,但他和对面池海峰一样,谈起此事之际,兴致勃勃。
类似事,于他们而言,不足道哉。
但那是完全由世俗凡人创造并不断推演改良。
“当前还不成气候,只能代几人之力,而消耗甚剧。”牛谷寿言道:“对比之下,完全不如多请人做工,故而还需不断改良,期间相关成本也将非常巨大。”
他提及的“几人”与“成本”,自是针对俗世凡人而言。
池海峰悠悠出神:“贫道以为,颇有前景,所虑者,我辈要否插手?”
相关消息,不只池海峰、牛谷寿,连卓抱节、聂放都在关注。
雷俊闻讯,静观其变。
对修行的世界来说,想要打断如此进程,易如反掌。
这一切甚至算不上稚嫩脆弱的幼苗,只是刚刚萌芽。
但任其自然发展,却有可能在短短数百年时间内,颠覆此前成千上万年的世界与社会。
当前时代难以想象的生产效率、财富积累和物质文明随之而生。
伴随到来,还可能有种种黑暗、血腥。
但从雷俊个人所见,不论人口寿命还是生活水平,那终究会是个相较如今时代更利于世俗百姓生存的世界。
故而雷俊愿意看到这样的世界到来。
自卓抱节、聂放还有胡恒源以及蜀山派章太冈、谢一楹、喻伯言等人,到如今池海峰、牛谷寿、蔡宇他们,一切已经上了轨道。
牛谷寿关注世俗变化,但不曾忘记世俗与修行界的联系。
除了他自己以身作则修为渐高外,世俗种种,亦不断从旁辅助修士的修行,从而源源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修行者主动投身其中。
雷俊身形消失在三清三宝洞天中。
算算日子,另一方面如今也将有成果了。
他再现身之际,出现在儒林大千世界江东之地。
那里,有后圣严傲云的故居。
自当初大劫后,已经有数十年时间无人居住。
但院落整洁,日常有人打扫。
今日,这里竖起一座丰碑。
仙境三重的儒家素王张晚彤、焦飞阳和儒圣二重境界的张徽、萧春晖,当前都在这里。
道门天尊雷俊至此,众人皆向他颔首致意,但皆无言。
雷俊亦没有出声,微微点头回礼,视线投诸在眼前丰碑之上。
在那里,已经有诸多细微的光点悬浮闪烁,并且越聚越多。
且随着时间推移,光点聚集速度也在加快。
仿佛突破了某个临界点,细微光尘凝聚之下,丰碑本身表面亦开始散发出明亮光芒,如同夜火。
火光温暖明亮,看似不炽烈,但仿佛昭示、记录和延续生命与文明之火。
终于,不知何时起,院落中,丰碑前,似有微风吹拂。
雷俊见状,再次微微颔首。
张晚彤面前顿时出现闪动白色镜光的书卷并快速翻动。
张徽、萧春晖、焦飞阳齐齐松一口气。
今朝,儒家圣师严傲云生命复苏重生,回归人世。
功碑前,那点点光尘聚拢,从中有人影开始浮现。
少顷,身着儒衫的文士从中迈步而出。
赫然正是早先亡于帝园拳下的严傲云。
自微光中行出的严傲云,在这刹那间,似有些茫然。
但接受众生愿景意念而归回,转瞬他已明白事情大概。
他身怀文曲星照·观照苍生的根骨,又是儒家腹有乾坤层次的悟性,重生复苏能力,远胜同境界其他儒家圣人。
至儒家圣师境界后,一身学问给更加通玄,众生存在,意念所至,便有回归重生的可能。
当然,所谓可能性,有大有小,具体如何仍要看具体情形。
但是,帝园之拳,独霸造化,破灭规则。
那霸道无匹的拳意,可以断绝对手复活的凭依与道理,将人彻底打得形神俱灭,全无复活重生可能。
昔年众多仙佛,近年巫神层次的太乙巫尊等人,皆是因此而彻底亡故。
严傲云以文明之火点燃魂魄最后迎击对方的时候,同样被帝园当场摧毁魂魄,更隔空打碎另在别处的不朽功碑。
如果不是雷俊等人把握机会第一时间重新镇封帝园,并有张晚彤从旁出手,截回少许严傲云借以复苏的苍生光尘,给帝园再彻底将光尘全部磨灭,则严傲云最后的复活归来希望也会彻底断绝,文明之火就此熄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