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61.道体自然之上,无极!(两万字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561.道体自然之上,无极!(两万字大章) (第2/3页)

,一方玄妙难以形容的大道之门,在三天玄垣映照之下,越发清晰。

    三垣辉映,道道清气自其中流转。

    在雷俊身边,则有三洞三天太上龙虎仙阵展开。

    大阵先是立足于龙虎山天师府自家三大至宝,三大洞天。

    然后勾连分流的人间和破碎的九天十地。

    及至后来,人间合流,天地归一,整方大千世界之力,藉由此阵昭显。

    阵法威力随之不断提升。

    到得后来,雷俊炼化宇宙图结晶入内,令大阵可以挪移至其他大千,但仍然周转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之力。

    然后再炼入六合之壤,藉此统御多方大千世界力量共同加持,从而将阵法推动到全新高度。

    而到了现如今,雷俊本人成就无极之姿,难再以道体、自然衡量,大阵经过他这段时间揣摩,又进一步得到升华与完善。

    “师父。”

    韩筱菲入三清三宝洞天,恭敬向雷俊禀报道:“已遵照您吩咐,将众多符箓布于天外宇域。”

    雷俊微微颔首。

    清气流转之下,大阵似是变得稀薄,但不断向周边扩张。

    大千世界之外的茫茫域外虚空中,有符箓如星辰般闪动光辉。

    众多符箓四散各方,互相影响周转,渐渐化为一座又一座符阵,接着光辉收敛泯灭。

    但是,又交相呼应,浑然如一。

    它们,整体同雷俊的大阵合一。

    阵法在这一刻,仿佛蔓延覆盖整个造化宇宙。

    原本在阵法中弥漫的道道清气,亦渐渐消弭。

    但并非全然消失,而是纷纷转入不可见,不可测,不可揣摩,介乎有无之间的玄妙状态。

    三清三宝洞天内,雷俊面上不见得色,只是微微颔首:“至此,算是有个雏形了。”

    接下来,还需更进一步推演和完善。

    及至真正成气候,预计要他本人洞真之后。

    不过到了现今这一步,称三洞三天太上龙虎仙阵,已不再那么合适。

    或该称之为:

    三洞三天太玄元始阵。

    韩筱菲难得不见以前跳脱模样,静静侍立雷俊一旁,有些出神地看着以自己师父为中心展开的大阵。

    她悟性已至清静层次。

    无需雷俊提点,只是韩筱菲自己在旁静观,当下已觉受益匪浅。

    晚些时候,池海峰、安不铮随当代天师卓抱节一同前来三清三宝洞天,向雷俊请安。

    行礼过后,他们也没有多言,静静立在一旁,观摩全新的三洞三天太玄元始阵。

    和韩筱菲一样,他们目光中异彩连连。

    直到大阵收敛,几人仍感回味无穷。

    池海峰最先回过神来:“掌教师叔祖的阵法,仿佛已经不单纯是阵法了,而是直接演绎造化过去现在未来之妙。”

    卓抱节、韩筱菲、安不铮皆颔首,一时间都还有些出神,沉浸在方才阵法之妙中。

    雷俊视线扫过池海峰:“看来,是在大典之前了。”

    池海峰再向雷俊一礼:“多蒙掌教师叔祖这些年来教导,弟子获益无穷。”

    雷俊本就时常开坛讲法,惠及师门晚辈乃至全天下各路修行者。

    当中甚至不乏前往其他大千世界的时候。

    自十余年前他成就道体自然之上的无极之姿后,同样开坛讲法。

    天师府弟子和各方修行者受益更多。

    池海峰更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先前决战王殿臣的伤势,对他影响有限但切实存在。

    而听师叔祖雷俊说法解惑,一定程度上则为他弥补。

    雷俊:“修行在个人,顺其自然便好。”

    池海峰:“弟子谨遵掌教师叔祖教导。”

    言罢,他便向师伯卓抱节、师叔韩筱菲一礼,接着冲安不铮点头示意,当即告退。

    安不铮知对方将要开始闭关冲击仙境二重洞玄太微的境界层次,心下预祝池海峰马到功成。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距离此前重新镇封帝圜大千世界一战,已是二十载光阴过去。

    玄门掌教雷天君,迎来自己二百六十岁生辰。

    同时,自当初他传天师之位给自己大弟子卓抱节,已历一百年时光。

    龙虎山天师府一脉早已经公告天上天下,广传各方大千世界,卓天师亦将效仿恩师雷掌教,于百年之期传位于下一代弟子。

    大典时间,定于夏日七月十五。

    先后历经执事殿值守长老、道童院总教习和巡风长老三职的池海峰,早已在府内府外确定了下一代候任天师的位置。

    只是自几年前他任巡风长老巡观各方大千世界后返回山门,卸任这个职位,便久不出现于世人面前,令这位即将接掌天师之位的道门仙人,存在感似是变得稀薄许多。

    可就在今年春天,池真君终于重新出山。

    正在这个时刻,所有道家符箓派一脉的修行者,凡成就神庭宇宙及以上的人,皆有所感。

    又一位洞玄太微登临仙境二重的道家符箓派仙人现世。

    消息传出,其他修行者亦都赞叹连连。

    池海峰,在接掌龙虎山天师府门户前夕,臻至仙境二重境界了。

    距离他当初登仙,约莫四十年时光过去。

    如此进步速度,虽然不及雷俊、赵蟾阳、许元贞、唐晓棠、凤凰风明他们,但在近代修行界中,亦是有数的迅疾。

    并且,其修为实力过人,平时与四方同道参玄说法,便多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

    不独道家修士,其他道统传承中人与池海峰交流,亦常有新的收获同领悟。

    而在此前帝园大千世界封印重开的大战中,池海峰击杀多名天魔。

    他更在那一战中,击杀成名已久的天宫旧属巫王,王殿臣。

    王殿臣虽滞留仙境一重多年,但实战斗法水平一直默默积蓄,公认同境界下实力强横,堪比仙境二重。

    但这次却亡于池海峰之手。

    时至今日,世人对此已经渐渐习以为常。

    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在近代得了大气数。

    这令许多人对未来帝圜大千世界再开,仍然怀有一定信心与期待。

    期待雷掌教和天师府一脉,可以再次创造奇迹。

    在龙虎山天师府内部,对相关消息则相对安然,除了恭贺池长老洞玄太微之外,大家继续静心修行,维持府内上下正常运转。

    高功长老方简与同宗同承的师姐张静真相对而坐。

    方简笑道:“年轻一代,势头真猛,衬得我们也渐渐变成老人了。”

    张静真闻言莞尔一笑。

    以寿元论,他们正当盛年。

    但年轻一代崛起确实迅猛。

    “方师弟有心于近年去渡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成就大乘之境?”张静真开口问道。

    方简却摇头微笑:“尚未准备妥当,眼下便去尝试,虽说有一些机会,但同样可能陨落在天堑劫难之下,所以我准备再潜修些年头。”

    张静真闻言,微微颔首。

    他们二人年岁都早已过了二百之龄。

    得益于当前修道界整体环境和龙虎山天师府发展,他们仍有继续向上的机会,但难度颇大。

    越是这种情况下,越是不可因为与人攀比又或者不甘于被后来者超越而心浮气躁,急不可耐。

    修行,始终在于自身,乃自身的积累与突破。

    张静真少年时或有争雄之念,但早已经将之勘破。

    “仙境我无望登上,大乘之境便是我的终点。”

    方简神情平和,语气豁达:“放在二、三百年前,连这都是奢望,如今已经很好了,如掌教时常教导,我们静心修持,顺其自然便好。”

    张静真神情同样平静:“是啊。”

    她虽较方简年长,但已经成功臻至道家大乘九重天圆满五炁朝玄之境,登上通玄之桥,有望推开仙门。

    如果能成功,则寿元将大幅增长,远超八百之龄,届时自然不会步入老年衰退期。

    但并不意味着,她能像元墨白、楚昆、池海峰那样顺利洞玄太微登上仙境二重境界。

    于郭燕、上官宏来说,中三天境界时二百岁前成功修成七重天,至上三天境界延寿,甚至因此有希望再冲击八重天境界。

    成功与否,一正一反,便是六重天和八重天的区别,无异于改命。

    但对张静真而言,即便能成功推开仙门,仙境一重也基本便是她的终点。

    除非她能似楚昆等人那般得天大机缘,改变、升华自身根骨、悟性资质。

    不论上古之时,还是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汉末大劫前后,修成仙境一重延寿但终生止步于此,为求突破百般努力但希望仍如镜花水月者,数不胜数。

    而正如方简所言,倒退二、三百年前,仙门对他和张静真而言,莫说不可及,便是望也望不到。

    即便如今,张静真也没有足够把握一定能推开仙门。

    天堑劫难,依然可能埋葬她。

    如果当真能闯过去,张静真不会就此躺平懈怠,登仙之后她仍会继续静心修行,不放过任何一线进步的可能。

    但她不会因此生出执妄,更不会因为池海峰等晚辈而生出不甘之念。

    “师姐准备什么时候?”方简问道。

    张静真:“约莫百年后吧。”

    因为五炁朝玄中青灵九炁所生九彩流华滋养肉身神魂性命的缘故,九重天圆满境界的符箓派大乘高真即便过了四百岁进入衰退期,情形也将比其他大多数道统同龄修士和缓许多,堪比丹鼎五气朝元同道和许多佛门修士,仅逊色于医武人仙。

    但张静真已有平静的决心。

    将近四百之龄,盛年分界线,最后一搏推仙门。

    便是陨落亦无悔。

    在此之前,她不会急躁,只默默积蓄准备。

    时刻来临,她亦不会动摇。

    “陇外那边,萧航居士听说也是类似打算。”方简言道。

    张静真微笑:“同道中人,我愿与萧居士共勉。”

    昔年萧家三兄妹并称,如今渐渐拉开差距,萧雪廷、萧春晖相继登仙,只余长兄萧航,虽然已经五经齐备臻至九重天圆满之境,平步青云,但迟迟未去推动仙门。

    世人有些议论。

    但萧航兄妹三人并不挂怀于心,相处如故。

    萧航亦不见急躁之情,专心读书,不时向自家兄弟萧春晖还有张晚彤请教学问,默默积蓄。

    萧春晖此番前来龙虎山天师府传位大典观礼期间,楚昆问起萧航,萧春晖亦言道:

    “家兄有心多等一些年头,再尝试推开仙门。”

    雷俊:“萧居士胸有韬略,当无碍。”

    萧春晖:“借雷掌教吉言。”

    晚辈弟子请萧春晖前往住处安歇后,楚昆禁不住感慨:“经学大儒在这方面,还是比其他人多些把握的。”

    即便他们道家符箓派九重天圆满大乘修士的通玄之桥,在这方面亦逊色于对方的平步青云。

    楚昆有感而发倒不单纯只因为萧航、萧春晖兄弟二人。

    同在近年来,后汉王朝自周朴、耿元宴之后,新有一位宰辅之臣九重天大儒顾沐青,平步青云,立地成圣。

    其人年纪轻轻便已经名满天下,当年便被后汉王周朴倚为耿元宴之外的左右手,这些年来协助耿元宴,令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间江南之地政通人和。

    尤其在耿元宴成圣,减少过问人间事后,顾沐青更多主导后汉朝政。

    而在修行一道上,顾沐青却颇为低调平实,一步一个脚印不疾不徐稳稳向上。

    某个角度来看,他与叶东明类似,不显山不露水间,超越此前不少惊才绝艳者,最终在儒家经学平步青云之助下,成功一朝登天。

    同样在近期推开仙门的人,还有纯阳宫一脉的祁以成。

    他成为继蒋渔、岳西陵之后第三位纯阳宫元神仙人。

    唐晓棠听闻消息之后,同雷俊聊起此事,不禁追忆往昔:

    当年,她假托大宋纯阳宫前辈长老郑琛之名在大宋人间行事。

    期间经她拔选的大宋纯阳宫接班人,正是祁以成。

    其后唐晓棠关注较少,如今听闻对方炼气还神的消息,令她心中亦有几分宽慰之感。

    “虽然严子当前隐世,但儒林大千世界新学那边这些年来也陆续有才气纵横的新人涌现。”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雷俊言道:“太乙大千世界和净土之世相对暗弱,但大环境得到改善,根基土壤已成,接下来正常情况下也会慢慢出成绩了。”

    正常情况下。

    如果没有大的意外的话。

    而今要说可能有什么大的意外,便是帝圜大千世界。

    不过成就无极之姿后,经过这些年的静修,雷俊基本已经可以预见自己冲击洞真之境的时间,必定将在帝圜大千世界重新解封之前。

    不过,有成亦有败。

    顾沐青、祁以成相继成功推开仙门的同时,另有一人,陨落在通往仙境的天堑劫难之下。

    大汉皇朝当代帝皇,项昇。

    一般而言,大境界与大境界之间因为天堑劫难的存在,故而没有足够把握亦或者情形紧迫,则修士不会草率行事轻易去闯关。

    古往今来大量修士身陨劫数之下的同时,有更多修士因为或这或那的原因止步于天堑劫难前,甘愿选择停留在当前境界,而非冒险突破闯关。

    汉皇项昇虽然年岁已过二百之龄,但距离四百尚远。

    只是有其他方面因素,敦促他尽快登上更高的峰顶。

    后汉王周朴仅仅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

    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大汉皇朝内部朝堂上,李飞扬、王不久先后立地成圣。

    虽然在那之后他们亦相继减少驻足人间的时间,但仍给汉廷帝室带去压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项昇性情虽然与其父项成元和兄长项璟有很大不同,但亦有相同之处。

    为君为皇的尊严与骄傲,敦促他不甘人后。

    已经向大唐称臣的宋、晋之流可以不提。

    当前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间,主流三大皇朝大汉、大唐、后汉,只有他汉廷帝室项氏没有仙人坐镇。

    虽然如今天下承平,但包括项昇本人在内的汉廷帝室仍然在意。

    可惜尝试推开仙门不成功,结果便是直接陨落在天堑劫难之下,没有补救,没有后悔,没有重来的机会。

    消息传出,大汉皇朝内外震动。

    不过相关震动很快平息。

    大唐皇朝和后汉王朝除了遣使慰问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动作。

    龙虎山天师府亦只派出一位高功长老做代表前往大汉皇朝疆域,并且不是直接前往长安,而是做客纯阳宫。

    道门方面,纯阳宫遣代表专门前往长安,但亦无心强行干涉汉室帝统传续,更多只是旁观。

    但他们的存在,已经足以令大汉平稳渡过新皇登基前的交接期。

    “空桑巫门的项成元项长老去了一趟,在定下新皇之后离开。”

    纯阳宫宫主蒋渔七月份来龙虎山参加大典观礼期间,同雷俊谈起此事:“项长老言辞间,颇为惋惜,他曾规劝过汉朝大行皇帝,但许多事,终究知易行难,不容易过心中那道坎。”

    雷俊神色平和:“修行在自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蒋渔和身旁一同前来观礼的王玄、余逸辰、柴斌等纯阳宫修士皆道:“掌教所言甚是。”

    除蒋渔之外一众纯阳宫高功长老更在心中暗暗自省,引以为戒。

    雷俊吩咐门下弟子封霆带众人去住处安歇。

    难得重回人间的他,立于龙虎山之上,平静远眺人间。

    自他修道以来,已愈二百四十年光阴。

    对这里的修行界来说,便是上三天修士,也意味着雷掌教的同辈人甚至更年轻些的后辈渐渐步入盛年之时。

    而昔日正当盛年者,渐渐开始步入人生后半阶段。

    仅看此番天师传位大典应邀前来观礼的宾客中,便有蜀山派宿老徐端、公孙道奇、纯阳宫宿老慕容明惠、邓莱、吕锦段等人都年事渐高。

    先前同蒋渔聊起的空桑巫门地都一脉大巫,前任汉皇项成元,也包括空桑巫门地都一脉的老掌门柯浪,亦是同样情况。

    他们不比修行医武的老药王孙明景。

    至如此年龄段和修为境界,基本已经绝了再推开仙门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人已到四百岁左右年纪。

    如灵山巫姑雷蕾。

    将阴山峒门户传给晚辈执掌的前任圣主胡恒源。

    将蜀山派北峰门户传给喻伯言执掌的前任掌门陈令风。

    昆吾派掌门张海鹏。

    蜀山派西峰一脉掌门元青瓷。

    悬天寺心观方丈。

    儒林大千世界道家罗浮山一脉的掌门陇秋道人。

    皆在相近年龄段。

    此外方才同蒋渔等人刚刚一起离开的纯阳宫长老王玄,相较以上众人虽年轻一些,但因为早先受伤的缘故,他面临相似问题。

    是否,为推开仙门行险最后一搏?

    有些人如张静真一样,已经暗自下定决定。

    有些人则还在做最后的考虑。

    相对而言,另一批人机会更多。

    如歌婆山现任圣主闻惜。

    空桑巫门地都一脉的大巫尘嚣。

    轮回渊圣主杨浩龙。

    阴山峒现任圣主田橙。

    蜀山派的谢一楹、纪川、李挽秋、蔡宇。

    刚刚离开的纯阳宫长老余逸辰、柴斌。

    龙虎山天师府自家的高功长老徐瑞等人。

    但他们的道路,同样不比韩筱菲、程绒绒、辛北原、池海峰、安不铮等人那般顺遂。

    尝试推开仙门,风险重重。

    汉皇项昇,正是前车之鉴。

    世间纷纷扰扰,雷俊尽收眼底,尽入耳中,但不萦于心,专注自身。

    而龙虎山天师传位大典,如期召开。

    即将卸任的老天师卓抱节和即将接任的新天师池海峰,先后出现在符箓派各总支传人和一众观礼嘉宾面前。

    众人静静看着龙虎宗坛开启,看着卓抱节的衣着从九彩法衣换回紫色道袍。

    “同是百年任期,卓天师不及其恩师雷掌教耀眼,但亦胜过不少龙虎山前人。”前来观礼的灵山巫姑同她已经登仙的丈夫巫彭谯洋传音说道。

    谯洋轻轻颔首。

    未登仙者可以不论。

    便是洞玄登仙者中,龙虎山第三十七代天师卓抱节功绩亦不愧对历代前人。

    只是他之前的两任长辈实在太过耀眼。

    三十五任天师唐晓棠任天师之时虽然还未登仙,但短短二、三十年间波澜壮阔已经名垂青史,她本人到如今更是已经三天归真洞玄紫微,成就道家符箓派天君之尊。

    至于卓抱节恩师,第三十六任天师雷俊,自是更不必多提,纵观龙虎山古今,其影响力亦可称屈指可数。

    这还是他早早主动卸任的情况下。

    若依前人旧例,他现在仍然在位,这一百年来风风雨雨将为这位第三十六任天师增添更多传奇性,甚至在未来还可能更高。

    有他在前,卓抱节自然显得平常许多。

    但谯洋、雷蕾却不会看低卓天师。

    对方任上,延续雷天师种种善政,龙虎山天师府继续蒸蒸日上。

    近五十年来,卓抱节大多数时间都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龙虎山祖庭。

    他更多留在太乙大千世界。

    便如王归元、慧因尊者、天树尊者、如远尊者等佛门高手净化妖魔之世,化末日为净土一般,如今的太乙大千世界,同样改天换地。

    昔日弥漫的妖气恶氛与横行肆虐的众多妖魔,都被涤荡一空,天地灵气压倒妖气恶氛成为那方大千世界的主流。

    阳光明媚的天空下,人间不再阴冷,世人得以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人口大幅增长。

    昔日受太乙巫尊影响的蛊丹一脉传承,随着卓抱节等人努力,经过岁月流逝,已经成为历史。

    眼下虽然还没有顶尖的新生修士崛起,但环境根基已经奠定,未来不可估量。

    卓抱节潜下心来,不疾不徐耕耘至今,于是在近年方才返回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太乙大千世界中人在崇敬玄门掌教天君玄霄子的同时,亦敬仰这位道号碧篁子的当代天师。

    “接下来执掌龙虎山门户的便是这位池天师。”

    不止谯洋、雷蕾夫妇,参加观礼的嘉宾,这时视线都投向自卓抱节处接过天师三宝的新天师池海峰。

    历任天师,皆有尊号,称三洞三天法师龙虎真人。

    而似池海峰这般已经登仙的新任天师,则直接称三洞三天法师龙虎真君。

    虽然近百年前关于新任天师之位有些许争议,但到如今,池海峰接位,观礼来贺者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