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超品机缘,上上大吉!(两万字大章) (第2/3页)
“师父前些日子也开始闭关,为洞玄太微做准备,最后尚需一些年月做最后酝酿,以我观之,希望很大。”
楚昆连连点头:“这就好,这就好。”
昔日他同恩师元墨白师徒二人同年洞玄登仙,成为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内外一段佳话。
如今却是他先更上一层楼了。
不过元墨白素来以门下弟子青出于蓝为荣。
“运气好,多亏那七宝梁柱。”楚昆叹息。
遥想当年,他先天资质资不差,但谈不上如何出众,尤其是在龙虎山天师府这等地方。
能拜入恩师门下,还要多亏父母长辈昔日结下的一重善缘。
如今想来,楚昆亦有恍如隔世之感。
而距今十来年前,通过九华坤元鼎和七宝梁柱,他成功将自身悟性再进一步由清静后天升华为自然。
这助推他比师父元墨白更快一步洞玄太微,臻至仙境二重境界。
此等情况,建立在他已经仙境一重有些年头的基础上。
而在接下来的修行中,更高明的悟性无疑将为他提供更多便利。
同为自然层次的悟性,亦有高下之分,最终能达到怎样高度,还要看个人造化。
不过楚昆并没有浪费如此机缘。
似雷俊等人一样,他也在仙境一重天市垣积累期间,便对自己仙境二重时的第二仙诀有了设想,如今洞玄太微当真修成仙境二重后,一切已经水到渠成。
便是自己先前诸般所学,他亦有许多新的创见,加以改良完善。
“接下来的修行,想借师兄的上清玉宸仙竹观摩一番。”楚昆言道。
雷俊:“自无不可,你是打算结合九华坤元鼎与七宝梁柱的奥妙,一并参研?”
楚昆:“有些构想,打算尝试一番。”
雷俊:“当前在华霆那边,晚些时候吩咐他带来地界即可,正好我检查一下他的功课。”
他炼制的三件成道法宝,前些年分别传予门下三个亲传弟子。
大弟子卓抱节已经推开仙门,实力最为高明,身为天师平日里亦可有天师三宝随身,故而雷俊传他玉清周天法镜,利于他高屋建瓴,观览天下,掌控局面。
二弟子韩筱菲得传太清八景宝蓑。
一方面,此宝遮蔽隐遁之能正适合配合韩筱菲的太虚仙体同一身所学。
另一方面,这个二徒弟性情最莽最跳脱,雷俊传护身之宝算是最后的托底,以防万一。
不论进还是退,可以说都是最适合韩筱菲的法宝。
而上清玉宸仙竹则被雷俊传给三弟子封霆。
因为入门先后修道时间长短的缘故,这个关门弟子虽然也早已经是九重天大乘境界修士,但在雷俊门下三名亲传弟子中修为境界最低。
不过封霆本人性情却是三人里最苟最稳的那个。
雷掌教的熟人里只有大师兄王归元在这方面才堪与之一比。
绝大多数情况下,封霆觉险以避,低调行事,不至于遇上大灾劫。
但有些时候,不是单纯封霆自己小心就一定能平安无事。
恰恰正因为他为人最小心,一旦当真遇上避不开的危难,往往可能格外棘手。
因此雷俊反而传他攻击性最强的上清玉宸仙竹,以便他能在危局中强行冲出一条生路。
当然,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玉清周天法镜可能更合封霆胃口。
不过在雷俊门下多年,封霆亦受雷俊督导,砥砺自身,慎重行事的同时也有心培养自己避无可避直面危机时的血勇与锋锐。
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否则不只是现实历练中可能遇上的敌人和危机难以应对,便是平时修炼里冲击大境界的天堑劫难时,都可能望而兴叹。
封霆晚些时候送来上清玉宸仙竹,楚昆谢过雷俊,便停在地界幽都中,借助九华坤元鼎和七宝梁柱,参研上清玉宸仙竹,同时完善自身仙诀,并炼化他自己的法宝。
平日里,亦时不时同雷俊一起参详,封霆在旁静修,同时听讲。
旁听两位悟性自然的得道仙家之间交流沟通,令封霆获益匪浅,尤其是雷俊、楚昆还会不时为他专门讲解。
雷俊与楚昆交流的同时,亦不曾放松自身修行。
随着时间年月推移,六合大印其四渐渐与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地界相合,雷俊个人在十色鹤盖同三界祭剑的帮助下,紫微垣亦不断完善和积累。
数年时光过去。
这一日,雷俊、楚昆同时停了自身修行。
雷俊冲封霆吩咐道:“你师祖将要出关,为师赴天界一行,动静不需要太大,地界幽都这边六合大印也需要人留守,你在此看顾。”
封霆应诺:“是,师父。”
楚昆笑着将上清玉宸仙竹还予师侄,然后同雷俊一起结伴前往天界蓬莱海。
蓬莱海内,三清三宝洞天中,除了他们师兄弟二人外,连先前身在净土之世的大师兄王归元亦经由时之渊赶回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净土之世那边,除了慧因外,当前又多了天树尊者。
有他们坐镇,王归元短暂离开,不影响净土之世净化流转天地灵气,改善那方大千世界环境的进程。
没有惊动其他晚辈,雷俊师兄弟三人一同入洞天,恭候在万法宗坛之外。
少顷,当世凡道家符箓派一脉已经修成神庭宇宙及以上修为境界的传人,都生出感应:
世间又再多一位洞玄太微的仙境二重符箓派仙人。
万法宗坛本身星光闪烁,但相对平静,很快连光芒都收敛。
一袭紫袍,青年道人模样的元墨白从中迈步而出,微笑看着自己门下三个亲传弟子。
“恭喜师父,洞玄太微。”雷俊三人同时行礼。
“掌教。”
元墨白先向雷俊还礼,然后微笑着同三个徒弟一起落座,视线最后转到小弟子楚昆身上,连连颔首:
“重光先为师一步洞玄太微呢,可喜可贺。”
楚昆:“多有赖师父和诸位师兄、师姐提点。”
雷俊瞳孔中天通地彻法箓忽地光辉流转,接下来陆续投影出许元贞、唐晓棠、卓抱节等人的身姿,遥祝元墨白功成出关。
其后师徒四人落座,谈笑几句之后,元墨白言道:“方才洞玄太微,感应我道家符箓派传人,便隐约感觉多了两方天市垣的道景玄垣,华薇和虚海果然都成功推开仙门了。”
雷俊微笑:“本派后继有人,华节、华薇之外,新一代也有虚海洞玄登仙了。
此外华菲也快了,之后还有华绒、华原、华霆他们,以及华节门下的虚吾。”
元墨白微笑:“如此甚好,到这一步,本派算是完全重现汉末大劫之前的声势了。”
雷俊:“升落自有其时,起起伏伏分属正常,延绵不绝便好。”
自池海峰、安不铮入门,至今也有近百年过去。
期间龙虎山天师府陆续又有不少杰出人才入门,平均水平稳步提高,只是目前未再出池海峰、安不铮那等顶尖人才。
纵使在天地灵气潮涌,众多人间合流的如今,这般逸才仍然难得。
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年才出一个,方是正常情形。
故而雷俊等人也无落差可言,仍平常以对。
漫长时间维度下,百年也不过尔尔。
“短短二百来年时间,本派接连出了雷师弟、唐师妹和虚海三个百年内登仙的人,已经是极为难得。”
王归元感慨:“上古之时许多事已不可考,自上古之后有明确记录以来,这应该还是首例。”
此前可堪比较者,早先儒林大千世界那边,域外天魔横行之际有圣人出,前后数百年时间里连续涌现前圣程合、乐原先生吴海林和后圣严傲云。
不过程合、严傲云虽然同属儒家新学,但亦是不同学派,吴海林更是与他们势不两立的儒家旧学世家代表,三人终究不像雷俊、唐晓棠、池海峰一样同出一门。
“大师兄昔年从金身一重到证得金身二重,共用时四十年,虚海或有希望赶上。”雷俊言道。
有此一说,在于按照卓抱节的打算,有心效仿恩师雷俊百年卸任。
相近时间关口,正好在池海峰登仙约莫四十年后。
却不知下一任天师接位时,是仙境一重还是仙境二重修为。
王归元笑道:“我是如履薄冰,虚海是水到渠成,比我更快也说不定。”
雷俊:“得到七宝梁柱还是晚了些,三师弟如果刚登仙的时候甚至登仙之前便得到此宝,成就悟性自然,想来定能更早洞玄太微。”
楚昆连连摇头:“能有今日,我已是邀天之幸。”
元墨白则静静感应天地自然:“各方大千世界的动荡,愈发明显了……”
雷俊颔首:“约莫便在十余年间,几方大千世界有重新合一的可能。”
非自然的动荡与合一。
在场几人一时间谁都没有再开口。
三清三宝洞天内安静下来。
以时间论,十余年时间,尚不足以令雷俊更上一层楼,成就洞真之境。
他神态安然,不见焦躁和惶急。
恭贺过恩师元墨白洞玄太微后,他自天界返回地界,继续在幽都中默默温养炼化六合大印与大千世界相合。
时光荏苒间,岁月飞速流逝。
数年时间过去,雷俊迎来自己二百三十岁生辰。
在这一年,雷掌教的二弟子韩筱菲成功推开仙门。
她虽然性情跳脱,但于修炼一途,素来认真,提升修为境界极快。
此前意外得到天荒开明珏,效法恩师雷俊旧例,借助天荒开明珏和天师印内真一法坛洞天,韩筱菲成功将自身悟性由通明层次升华至清静层次。
加上她原本的太虚仙体根骨,成功在卓抱节、池海峰、秦采薇之后推开仙门。
她同楚昆情形类似。
如果更早得到天荒开明珏升华悟性,想必她推开仙门的时间亦将更早。
纵使早已成为府中大乘高真,韩筱菲一样不改往日本色,尤其是在亲近的恩师雷俊面前。
但此刻一袭紫袍的女冠少见地端正了神色,向恩师雷俊恭敬下拜:
“多蒙恩师教诲造就,方有弟子今日。”
雷俊伸手轻托,将她扶起:“更多在你自己努力,你也走出了自己的路。”
他再指点几句,韩筱菲登仙后,仍觉受益良多。
末了,韩筱菲请示道:“师父,弟子有心前往净土之世一行。”
根据大师伯王归元传回的消息,那边有些天材地宝产出,颇为吸引她,可供她炼制自己登仙后的法宝。
按照她惯常的法门,相关宝物自己采集自己祭炼最是趁手。
故而将此事记下,登仙后有此一行。
“嗯,为师也准备前往净土之世的地界一趟。”雷俊言道。
韩筱菲兴高采烈:“再好不过,您闲暇时,弟子还可向您请教。”
她眼珠子骨碌一转:“不过师父请先行,弟子新出关,还有些事处置,晚些时候再赶过去。”
见她故态复萌,雷俊用膝盖想都知道这个二徒弟在打什么主意:
“华节还在太乙大千世界那边,华绒师侄早先去儒林大千世界随侍唐师姐左右,当前都没在山门祖庭。”
韩筱菲顿时悻悻:“总有机会的,总有机会的……”
………………………………
韩筱菲之后,龙虎山之外,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另有其他人,紧随其后推开仙门。
和李飞扬一样,出身大汉皇朝,但却不是汉皇项昇,而是源自琅琊王氏一族的大儒王不久,成功立地成圣。
琅琊王氏和苏州李氏一样,都是这方大千世界汉末人间分流后,方才在今汉人间崛起。
故而便如同李飞扬之于苏州李氏,如今的王不久亦是琅琊王氏历史上第一位儒家圣人。
不过,琅琊王氏早已分家,各散东西。
现如今的环境下,王不久立地成圣,并未令各地王氏重聚。
便是儒圣王不久本人,亦不会在人间长时间停留,已经决定前往天界定居。
于各地王氏而言,自家出一位圣人,如今更多是激励其他年轻的读书人。
某种角度来说,读书,或者说儒家修行,也并非唯一的选择。
一个外貌年轻,但身着紫色道袍,头戴道冠,面相儒雅的道人,自龙虎山而出,前往王氏祖地,代龙虎山天师府向新科王家圣人道贺。
道人也姓王。
其名王彦森,正是出身琅琊王氏一族,只不过和王不久乃是不同宗支。
他是作为龙虎山高功长老前来。
同行者,还有道门另一派圣地蜀山派的高功长老王嘉楠。
“掌门师伯当前还在太乙大千世界,但已经接到消息,特吩咐贫道前来向王居士道贺。”见礼落座后王彦森开口言道。
王不久颔首:“承蒙卓天师盛情。”
王彦森继续说道:“此番前来,另有一事与王居士和琅琊众人相商,贫道早先外出游历之际,曾经偶然间入一方异域天地,在那里见到一座墓……”
不止王不久等人,蜀山派长老王嘉楠亦关切地望过来。
王彦森轻声说道:“是东阳山人前辈之墓,包括射日弓在内的诸般宝物,都留存其中,恐怕……”
王嘉楠等人闻言都默然。
自百多年前在今汉人间惊鸿一现之后,再不见东阳山人王旭现世。
鉴于王旭此前失踪多年的经历,王家众人心中都仍存有少许指望,但如今看来……
“请王道长带路,我们一同去祭拜一番。”儒圣王不久开口说道。
王彦森应诺,众人动身出发,前往他此前偶然发现的东阳别府。
王不久立在目前片刻后,轻叹一声:“确实是六叔埋骨之地……应该有些年头了。”
王彦森、王嘉楠都叹息。
众人一同祭拜东阳山人王旭之墓。
晚些时候,有王家子弟向王不久请示:“要不要迁葬六叔祖,迎他老人家回人间祖地?”
王不久环顾四周:“不必了,既然六叔自己选择在此地安眠,我们莫要惊动他。
这里也不要留人,稍后离开时,我会将这里封好,以免旁人误入,每年本族子弟定期来这里为六叔扫墓即可。”
王家众人纷纷应诺。
王不久、王彦森、王嘉楠一同再向墓碑行礼。
六叔,琅琊王氏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人间更是翻天覆地般变化,时代浪潮滔滔,如您先前所料,未来如何我辈亦难以把握,唯希望种种变化可告慰您在天之灵……王不久心道。
已经立地成圣的他,在修为实力上都胜过昔年东阳山人王旭,但王不久此刻心中想起的是当年六叔王旭的提点教诲。
对方看似漫不经心的言说,奠定了其后王氏一族的转型,也奠定了他王不久之后崛起的根基。
但可惜,王旭本人却已经不在了。
他甚至可能未能亲眼看到这一切。
以六叔的淡泊洒脱,想来是不甚在意的,只是王不久终究有些许怅然。
不过这些愁思很快便转为坚定。
自东阳别府回来,王不久接待过陆续来访的客人,亦公告天下,宣讲月余,为天下读书人答疑解惑,不拘是否王氏子弟,皆可参加。
授课之后,儒圣王不久渡虚而去,自此少履人间尘世。
…………………………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外,净土之世中。
已经到了这里的韩筱菲向恩师雷俊禀报:“师父,王居士和王师侄他们没有迁葬东阳山人。”
从雷俊那里得了太清八景宝蓑,韩筱菲也听恩师提及当年“东阳山人”重现人间的真相,令她向往遐想不已。
王彦森对此并不知情,但正是韩筱菲奉雷俊法旨,暗中引导他发现东阳别府。
“嗯,尘归尘,土归土,如此便好。”雷俊微微颔首。
师徒二人当前身处净土之世地界。
这里曾经是大灭菩萨和魔佛传人的乐土,满是破败与荒芜。
不过如今已经变了模样,虽仍然空旷,但妖气恶氛褪去,天地灵气高涨,渐渐开始焕发大量生机。
雷俊来到此地,埋下六合大印其五,慢慢温养炼化使之与净土之世这方大千世界相合。
在这个过程中,他亦是相助王归元、慧因尊者等人进一步净化这方大千世界,令妖气恶氛低落,天地灵气潮涌。
韩筱菲当前随侍雷俊左右,既是给自己师父客串道童,同时也在雷俊指点下继续修行,炼化法宝。
她对自家恩师披“马甲”的行为颇有效仿之意,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时常惦记着也能给自己找件合适的“马甲”穿穿。
雷俊见状莞尔。
这倒正是自家二徒弟的爱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她虽然性情也颇为跳脱,但在披“马甲”这方面,怕是比唐晓棠更擅长得多。
除了教导韩筱菲把握分寸外,雷俊对此未加限制。
他本人亦静心修行。
除了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雷俊如今走遍太乙、儒林、净土三方大千世界,并对它们有了深入揣摩和了解。
于雷俊而言,这本身亦是莫大收获。
故而,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边教导徒弟,一边祭炼温养六合大印,同时默默积累自身修行。
时光如水,飞快流逝。
雷俊师徒虽然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但山门祖庭中相对较大的事情,门人弟子仍会时不时报备。
这一日,韩筱菲来见雷俊,声音少见地低沉:
“师父,祖庭来讯,左师伯祖……日子快到了。”
府中老一辈中三天修为的长老左立,寿元已临近四百大限之龄。
近百年内,左立便步入最后的暮年期阶段,至如今,终于渐渐走到人生的尽头。
他素来同雷俊师徒相熟,又最喜府内优秀的年轻后辈不断涌现,平时关爱有加,是以韩筱菲闻讯,亦觉心头沉重。
雷俊轻轻颔首:“吩咐华霆代为师送送左师伯,你如果想回去的话,也回去看看好了。”
韩筱菲应道:“是,师父。”
她回到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龙虎山,便见师祖元墨白亦自天界蓬莱海而归。
除元墨白之外,姚远、刘笑、上官宁、涂光语等上一辈宿老,亦都现身。
他们皆是上三天修为,虽然大都已界四百之龄,但寿元尚足。
只是和他们同辈的老一代天师府中人,陆续凋零之下,如今已经寥寥无几,走一个少一个。
左立之外,另一位中三天长老杜宇也早已步入暮年期,不过外貌看上去仍精神矍铄。
而到了生命最后阶段的左立,已现衰老之象。
不过他面上神情安然,视线扫过侍立一旁风华正茂青出于蓝,身着紫袍已经八重天修为的亲传弟子苏荷,左长老面现笑意。
晚些时候,其他人皆告退,留下苏荷与左立门下其他几位亲传弟子,陪伴恩师最后时光。
世界之大,芸芸众生,有起有伏,有悲有喜。
老一辈离开,新一代继续前行。
韩筱菲回山,却见小师姐程绒绒也自儒林大千世界返回。
送过左立最后一程,程绒绒开始闭关,为推开仙门做最后准备。
之后一两年内,巴蜀山间和中州洛阳陆续传来好消息。
蜀山派上一辈长老叶东明,成功推开仙门,成就道家炼器派大逍遥天仙之境。
大唐皇朝多年以来的柱石上官云博,成功更进一步,成为继萧雪廷、沈去病之后,又一位推开仙门的武道仙人。
前者不显山不露水,但素来为元墨白等老一辈高手推崇,只是当年因黄泉里蜀山之难而遭劫,在章太冈、谢一楹等年轻一辈崛起之后,风采尽数被掩盖,甚至很多时候为外界所忽略。
但他一步步行来尤为稳当,最终更超乎众多名声在外的高手,先一步推开仙门。
消息传出,大多数人乍听之下都感惊讶,于雷俊、元墨白等人听来却只觉水到渠成。
相较于叶东明,上官云博的登仙之路则有几分艰险,也有几分激烈。
他年岁相较元墨白、叶东明等人为长,时至今日也已经年届四百之龄。
对于九重天修士来说,虽不至于向上之路完全断绝,但希望渺茫。
尤其是对于推开仙门这样的重大关口来说,古往今来不知卡住过多少人,不知令多少人功败垂成饮恨而终。
不过,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