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军户与民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 军户与民户 (第2/3页)

   姚广孝主动请命再探应天府,朱棣思来想去,虽然知道此行对姚广孝有危险,可的确忍耐不住。

    后一句。

    说明了朱棣还是关心某些事情的。

    “还有就是,老大的事情,有没有传到应天府。”

    对于儿子,朱棣还是担心的。

    长子在自己面前能一套套的讲大道理,自己不跟他计较,可在他皇爷爷那里可不行。

    想到这里,朱棣恍然大悟。

    父皇最喜欢跟人说教,老大难道是遗传了他皇爷爷的性格?

    只可惜。

    他皇爷爷的一生,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

    铸就了坚硬的脾性。

    善于学习,但是观点极其的坚定。

    希望人们按照他的想法做事,因为他的成功,他比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看的要遥远。

    在这点上。

    长子和父皇类似。

    两人都认为自己正确无比,别人是错的。

    长子脾气硬。

    他皇爷爷脾气更硬。

    “大公子所办商事,在有些人眼里是小事,又没有和人纷争,应当不会有人特意传播,恐怕也无人看重。”

    “如此才好。”

    朱棣衷心的说道。

    国家大事前,老大的事不足轻重,可父皇非常人,再小的事也不会疏忽。

    精力实在是旺盛。

    大哥早逝。

    说不得就是被父皇所累。

    谁能像父皇那样?

    朱棣扪心自问,自己也比不了。

    不是没这个心,不愿意吃苦,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希望老大不要闹出事才好。”

    ……

    卫所是卫所,军营是军营。

    卫所是地方军屯机构,军营则用来防御出击。

    后者从前者中征召,不光是士兵,包括将领也是。根据军职的大小,从相应级别的千户百户中征召。

    除了关键地方的兵堡等军事重地,是常驻兵营,由卫所轮流服兵役外。

    大部分卫所,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入营服兵役。

    世袭的只是卫所的官,不是军营的职务,两者区别不小。

    例如燕山三个护卫。

    没有战事的时候,卫所服兵役最稳定的是几百名王府亲卫,然后是北平城的卫戍部队。

    这些常年服役的需求,要不了一两万人,不需要服兵役的军户,则在卫所种地,操练。

    两千军户组织到了一起,等于变相的成立新营。

    除了包吃之外,每个月还有一两五钱的工钱,对普通军户非常有吸引力。

    家里不但少了双筷子,又多了一项进益。

    至于种地。

    人数越多不代表收获越多,人均收获反而下滑,所以家里少了一个人种地,对军户并没有影响。

    从军户中招工,有诸多的好处。

    “这位是朱能,燕山中护卫副千户。”

    “这位是徐宁,工程队掌柜。”

    两人一个比一个年轻。

    朱能大惊。

    他以为工程队的掌柜,年龄至少是中年人,没想到大公子这般信任,眼前的人比自己还要小好几岁的样子。

    徐宁是白身。

    立马上前行礼。

    朱能主动拉住徐宁,连称,“不必如此。”

    朱能刚刚承袭职位,又年轻,也是朱高炽用他来负责工程队的原因之一。

    否则换做是丘福,他担任千户多年。

    卫所里管着一千多户军户种地和操练,能把工程队的管事们看在眼里?

    真有什么事情,工程队的管事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