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吃干抹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三章 吃干抹净 (第3/3页)

法捐钱捐物给波兰复国军,同时也缺乏远大理想——复兴波兰。

    而且此时波兰的复国运动正处于低潮,得罪普鲁士显然不是什么太明智的选择,至于英法的许诺他也看不到有什么诚意。

    于是乎兰德雷·普罗米不打算趟织工起义这趟浑水,他将精力更多用在了扶植当地亲波兰势力上。

    此时柏林宫廷对于西里西亚正在酝酿的一切毫不知情,威廉四世还在等着他的财政大臣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胜利归来的消息。

    毕竟垄断英国商品的经销权,曲线救国这条道路也不错。当时的德意志地区对英吉利的商品有一种迷之崇拜,而法国货则是奢侈的代名词。

    奥地利货是廉价的工业品,本地货则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历史上的德国工业是靠仿制起家的,不过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但此时这个过程显然要慢得多,因为市场上到处都是奥国的工业品。

    奥货又好又廉价,让制假收益不高,仿制的困难也非常大,更怕的是这个国家有跨国执法的能力。

    不过对于贵族和民众来说却是好事,毕竟谁不想用最少的花费买到最好的商品呢?

    但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讲,却并非益事;因为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依赖奥地利的生产能力。

    如果两国发生矛盾,自己将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上。

    不过在贸易上的博弈与竞争对于小国的影响并不大,毕竟它们本身就是先天不足,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看人脸色的生活。

    但是对于普鲁士、巴伐利亚..这类的强邦来说,则是十分痛苦和危险的。

    不过大多数德意志地区的诸侯对奥地利可能会控制德意志关税同盟乃至整个德意志邦联并没有什么太大意见,毕竟此刻离神圣罗马帝国寿终正寝也不过五十年左右。

    可普鲁士则不同,它太大了,且历史上与奥地利的过往恩怨导致它不得不想方设法来制衡这个南方的邻居。

    此时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伦敦遭到了冷遇,这让他想不通。因为英普联手怎么看都是对前者更有利的局面。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