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二十三章 巴蜀之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百二十三章 巴蜀之行 (第2/3页)

些年工矿和商贸易迅速发展,眼下人口已逾百万,超过成都府和崇庆府成为巴蜀第一大城,后两者分别居于第二、第三。为了加强巴蜀这三个最重要城市的联系,余柱提请议会通过了修建联结三城的成渝铁路计划。成渝铁路长度近一千里,是全国最大的基建工程,预计施工期为五年,采用官办合营的股份制方式筹措资金。欧阳轩在渝州府靠岸,便是参加成渝铁路的奠基仪式。

    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杨辉领导下的科学院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发电机、电动机、蒸汽机等动力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便是其中最耀眼的成果。这其中蒸汽机取得的成果最多,不仅动力大大增强,体积也变小了,在工厂、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畜力的使用。科学院已按要求,设计出了成渝铁路所需的蒸汽车头及配套的车箱图样,已由资州的机车车辆厂生产。建设铁路所需要的铁轨也在抓紧生产中。随着大规模战事的结束,钢铁厂的产能也转向民用。由于铁路所需庞大的钢铁产量,欧阳轩下令沿江新建钢铁厂的产能,优先供给成渝铁路所需。

    简朴的开工仪式之后,欧阳轩随即乘座四轮马车前往成都府。成渝两地之间的官道已拓宽到七米,在夯实路基后又铺上了砂石,马车行进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加上沿途驿站提供换乘马匹,六百余里的路程只花了三日。此时的成都府人口已恢复到八十万,处处繁华热闹的景像,已恢复了往日“扬一益二”的盛景。欧阳轩并没有成都停留多久,在参加完帝国医科大学的奠基仪式后,他又匆匆踏上了崇庆府的马车。为了平息内部对迁都扬州的不满声音,也为了均衡各个区域的发展,霹雳军高层将帝国的专科大学分别设置在各个行省,而非集中在首都扬州及周边的江南地域。

    作为霹雳军的起家之地,崇庆府获得了特别的待遇,设立了帝国军事大学、帝国工业大学、帝国师范大学、帝国科技大学、帝国商业大学这五所专业大学,这既是对其失去首都地位的补偿,也是因为其条件十分成熟。崇庆府本就有各类专业学校、学院和研究所,师资和研究设备都十分完善,气侯条件也十分宜人,非常适合读书和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