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4章 计遇至者无用处,法逢传时有根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74章 计遇至者无用处,法逢传时有根源 (第2/3页)

法,已然不易,但我南华之道,师于自然,秉承天地宇宙,自有玄奇,君若想求仙,只待护了陛下安宁后,我自会为你请于师门,让你入道!”

    好嘛,原来根子在这,还是要吹一吹自己的宗门,顺便招揽自己,让自己出力护持皇帝?

    陈渊也不意外,门阀世家之势早已显现,这人出身既有跟脚,又岂能不在意这些?所谓的请于师门,怕更多是要把自己招为门客、客卿之流。

    华周这时才想起一事,取出了两块令牌,一枚洁白如玉,一枚古朴青铜,出示给卢植。

    “方才匆忙,忘记与卢公看此物了。”

    卢植与闵贡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他们并非没有怀疑二人,只是不曾表现出来,但见这人能说出隐秘,拿出信物,才算是略微放心,不过依旧将天家兄弟围在中间,不让旁人接近。

    “《南华经》固然是正统精义,但《太平经》其实也有更深来头,”邙山君忍不住开口,犯了言辞之瘾,“此书其实是于吉得了两卷道家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后,才能衍生领悟,只可惜啊,如今这道门、道教,与当初的道家,却是不同了。”说着感慨连连,似有追忆之色。

    “《天官历包元太平经》?”陈渊注意到此名一出,在场有不少人的表情都颇不自在。

    “道友既然连这个都不知晓,定然与青姑一般,都是没有正统传承了。”倒是青姑接过话来,“这《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乃是孝成皇帝时期,为道家甘忠可所作,全书十二卷。不少人说,他作此书,是因当时儒门渐盛,黄老道家之说渐被朝廷摒弃,于是作书以警天子。其实此书只是借其手而生,乃上古之仙赤精子梦中所授,本意就是为了传真道于世间,可惜为官家所斥,封禁多年,最终十二卷离散,各有传承。”

    “姑娘倒是见识不凡,知晓这等秘辛。”邙山君诧异了看了她一眼。

    青姑抿嘴笑道:“哪里,只是见得有同道如我一般,得了前人传承,却不曾见过真仙,不知修行之事,仿佛见得过往的自己,才有感而言。”

    “多谢姑娘解惑。”陈渊行礼致谢,顺势又问:“我听诸位所言,这世上仙道传承众多,该是有不少仙人,甚至还有张氏登仙,可平定此事的并非其他仙人?可有缘故?”

    此言,似是又引得他人疑惑,只有邙山君深吸一口气,神色竟严肃了几分。

    但青姑还是回应道:“灵仙界虽未绝地天通,仙凡皆通,但天道威严,仙人飞升合道苍天后,便与受命于天的天庭一样,受得制约,轻易不履凡尘,除非碰到神仙杀劫那般的混乱之局,否则这人间称尊者,便只有元神。”

    “那张氏兄弟,为何不受约束?”陈渊眯起眼睛,“可是与诸位所说的黄天有关?莫非这还是个有别于苍天的大道不成?”

    “不就是如此?道友又何必明知故问呢?”邙山君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但此事却实牵扯太多,不可多言。”

    陈渊眯起眼睛,心里转过一个念头——

    “如果立下黄天之道,能不受制约天道制约,难保其他仙人不动心,但从这几人的描述来看,其他仙人居然是站在朝廷一边,镇压了黄天起义,总不能是为了对仗历史的吧?这背后肯定还有缘故。”

    突然,他意识到了一件事。

    “我不就是个不受约束的仙人吗?”

    一念至此,他忽然问道:“仙人轻易不得下凡,那么仙人之间的接触,受不受限制?”

    “那自然是不会受限,”青姑古怪的看了他一眼,“但除去飞升他界、神佑外物的,余者人数不多,早就彼此认识了吧,哪里会想这些?就比如当今那三位有飞升之姿的大能,他们之间斗法都有多次了,飞升后自然也不会受到影响。”

    “哦?不知是哪三位?”

    卢植忽然插话道:“这就不能轻言了,那三位风华绝代,已然近仙,得人提名,便有感应,却不似南华仙长、于散仙这样豁达,在这等机要之时言及,可能引来事端,尤其里面可能还有……”他忽然住口不言,走到皇帝身边,“陛下,臣看你也已定神,那还是早日回宫,才能得安稳。”说话时,他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