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2.原来我是这样想的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212.原来我是这样想的吗? (第2/3页)



    但是在你第二次体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他们这样的表现是有原因的。

    而这些原因会成为这个人物的最大驱动力。

    这一遍,是真正体会的人生。

    体会每个个体的心理差异。

    但在这之后,你就已经将《去月球》里里外外都啃得干干净净,没有什么好体验的了。

    没有勇气也没有什么动力支撑你再去体验第三次。

    这就是《去月球》这个游戏的最大的魅力。

    如果说pokeni的《阴阳师》是一生当中必须且只能玩一次的游戏。

    那么《去月球》就是一生当中,有且仅能玩两次的游戏。】

    【梦幻的游戏画风,唯美的音乐,感人至深的游戏剧情……

    石野美香带来的这个作品真的是今年最令人感动的galgame。

    算是玩家们的幸运吧。

    喜欢galgame的玩家们绝对不可错过。

    《去月球》

    一个关于约定,关于爱情,关于愿望和相守一生的故事。】

    【《去月球》不论是画风,还是音乐,亦或是脚本,都做到了galgame这个领域当中的顶尖水平。

    pokeni在galgame上的发挥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游戏非常不错。

    值得入手。】

    【独特的解密模式,通过去往老人过去的记忆当中找寻真相,在设定上面有着很有趣的创造。

    整个游戏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和游戏性,但是在演绎手法上堪称一绝。

    《去月球》让你在参与的同时,还能近距离地感受到游戏当中的人物魅力。

    与其说它是一款游戏,不如说它是一款舞台剧。

    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你会有非常强烈地坐在台下观看话剧的感觉。

    这并不是贬低,而是夸奖。

    因为它的整个演绎手法,人物的表演,都会让你获得极大的心灵震颤。

    这是一般galgame的叙事方式所无法达到的。】

    ……

    法米通的编辑们对这个游戏真的是喜爱有加,给出了很多非常正面的评价,甚至很多内容都是编辑们自己亲身体验之后得出的真实感受。

    但是总评分不算高,只有27分。

    这也算是pokeni的老传统了,因为游戏性不够高,galgame基本上在评分上就是要挨一刀的。

    而故事性强,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这也是pokeni的老传统了。

    在果乐通和法米通都对《去月球》给出了无尽的溢美之词之后,很多玩家们开始纷纷购入这款游戏。

    主要就是想体验一下编辑们所说的新颖的倒叙手法和舞台剧式的剧情演绎。

    非常好奇这种演绎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

    ……

    不过去月球的销售成绩对于青智源来说并不是特别的理想。

    倒不是说不好,只不过对比之前的CL和LL,哪怕是早一些的《被窝男》来说,销量的增幅确实也有点太普通了。

    第一周的时间当中只卖出去了4万多份。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增长下去的话,这个游戏的最终销量成绩估计只能定格在50万份左右的样子。

    对于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做galgame的公司来说,这个销量足够爆炸。

    可对于pokeni来说,略显一般。

    青智源自己分析了一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现在的galgame市场经过了7、8年的发展,已经差不多见顶了。

    实际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就是这个时代,90年代的中后期到千禧年之后的那几年,总的生命大周期也就是十几年的样子。

    趋于饱和之后,如果没有办法开辟新的市场,那么总的量就那么多。

    这其实也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

    所以万事万物都得要不断的突破和创新,才能维持自己的发展。

    也就是说,未来的galgame就不太好用传统的视觉的方式来呈现了,哪怕是采用这个形式,也得想办法弄点儿新东西,搞点儿花活才行。

    另外一个原因,是pokeni自己的锅。

    谁让你们做的galgame那么好呢?

    玩家们的感受阈值也是在被不断拉高当中的,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

    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当玩家们已经享受过之前的各种美味之后,如果下一款游戏没能超越前作的话,多少是会有一点影响的。

    最典型的就是《仙剑奇侠传》的例子。

    仙1做得实在是太经典了,导致后面出的2显得黯淡无光。

    但是呢,2代对比起后面新出的467来说,也没有那么差。

    所以说,一切都是对比出来的。

    当你将玩家们的期望拉得过高之后,后面的作品就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