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3. 棋类智能的过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33. 棋类智能的过去 (第2/3页)

00亿亿的不知道多少倍了。

    也算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去读它。

    如果想要穷举围棋的所有的基本可能,将会有超过10的760次方种可能性。

    这还没有把提子算入其中,许多被提走的区域仍旧可以继续落子,围棋也常有下到400手开外的局。

    世间流传,围棋的可能性总数比宇宙原子的数目还多太多(10^78-10^82)之间,并不是吹牛。

    真要论数量级,那实在是差了太远了。

    当然了,这其中有许多种变种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比如开局谁都不会下在最边界上。

    但即便除去这些,余下的变数也仍旧是永远也无法穷举的。

    孟繁岐对早期的一个小故事有点印象。

    最早的棋类[AI],可以追溯到1769年。一个德国发明家肯佩伦,发明了一个会下国际象棋的机器,叫做土耳其人。

    这个装置上面放着一个国际象棋棋盘,棋盘的对面坐着一个土耳其装束的木头人。

    1809年的时候,这个装置被拿给了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观赏。

    拿破仑先手,结果被土耳其人下爆了,最后恼羞成怒,化身桌面清理大师,把棋子全都扫到了地上。

    声名大噪的土耳其人,此后还曾和多位知名人士对弈,甚至还在欧洲进行了几十年的巡演。

    结果最后被人发现原来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一个街头魔术。

    这个机器里总是特么的藏着一个国际象棋高手!

    后来由于人有三急,机器里藏得人终究得出来不可,因而终于被人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其实想想也是,那时候的计算技术才什么水平,怎么可能攻克如此的难题。

    不过从当时的反响和热度可以看出,棋类运动一直都是人类智能的一大挑战,是一种智力和博弈能力的证明。

    棋类智能也理所应当,成为了某种象征,总是吸引着人类去征服。

    著名计算机大牛图灵其实也是这方面的爱好者,当时二战都还没结束,图灵就已经私下偷偷在研究计算机下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