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希望斯坦福自觉一点 (第2/3页)
在某个比较具体的方向,有几个十分得到认可的代表作就够了。
孟繁岐技术多得发不完,没必要把细分领域都一个个去自己做。
说白了就是稍微改改去让机器运行的事情,换一下数据,稍微调整下个别结构和参数。
把代码开源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工作基于自己的技术和算法去进行,是性价比更高的做法。
孟繁岐讲到这里,其实总共才用到十分钟。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是可以讲到大约25-30分钟的。
只可惜腰包鼓了,硬气了,心态也变了。孟繁岐现在已经没有会见李彦弘之前的那种需要学界认可和认同的心理需求。
回想起来,在李彦弘的预支款打到账上之前,孟繁岐一直还是有一些担忧的,总觉得心里有点不安,希望得到认可。
有些怀疑自己到底能撬动多少资源。
如今,这些都是过去式了,没有了被人认可的需求,孟繁岐的展示变得精要了许多。
十分钟的时间其实在这种场合不算短了,尤其这次展示有两部分,孟繁岐结束之后还有韩辞的理论解释部分。
因此在场所有人都没有觉得异常,唯有韩辞目瞪口呆,啥情况啊,不是还该有十分钟吗?怎么这就到我了?
“我在做这些研究的时候,获得了我们学校一位数学教授,付德清的许多帮助,他是论文的合作者,但并非我们领域的学者,因此没有意愿来参与本次会议。
有关残差思想为什么起到效果,它实际上又有什么意义,我们请付教授的师妹,韩辞为我们带来她的看法,从动力系统角度的解释。”
孟繁岐说完之后,准备往台下走,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对着麦克风补充了一下。
“对了,由于我签约了谷歌,考虑到个人目前的学业情况仍在读本科,目前急需硅谷附近的大学能够收留一下我。”
“希望斯坦福可以自觉一点,。”
说完,全场哄堂大笑。
本次参赛的队伍,都是什么微软,UC伯克利,圣彼得堡,IBM,东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