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选余波(下) (第1/3页)
合众国五十州,四百三十五个国会选区,乍眼一看,红蓝双方犬牙交错,在北美大陆的精华地带如围棋博弈一般,杀得难解难分。
态势之复杂,竞争之激烈,局面之多变,总能教那些对美国政治一窍不通的局外人看得头晕脑胀。
但只要向下深挖两层就会发现,复杂的精致外壳下面,藏着的往往都是简单的丑陋人心。
这四百三十五个国会选区,每隔十年要根据各州当时的相对人口比例重新进行分配。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该如何分配各州可以获得的选区数量,自1792年以来的224年间,各种分配席位的方法轮番登场,杰斐逊方法、汉密尔顿方法、韦伯斯特方法,一直到现在使用的亨廷顿-希尔法……光是学习这些分配方法及其背后的历史沿革,就能在大学里面单独开设一门课程。
以2010年的国会选区分配为例,人口激增的德克萨斯获得了四个新选区,佛罗里达获得了两个,亚利桑那、佐治亚、内华达、南卡罗来纳、犹他和华盛顿分别增加一个选区。上州人口流失严重的纽约,和经济一直不景气,居民也纷纷外迁的俄亥俄失去了两个席位,伊利诺伊、爱荷华、路易斯安娜、马萨诸塞、密歇根、密苏里、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也因为人口流动而丢掉了一个众议员的名额。
选区增加的基本上都是红州,选区减少的基本上都是蓝州,一来一去,这共和党就有了24个众议员席位的优势。
当然,两党在各州的国会选情还不能这样简单地一以概之,因为除了选区数量的重新分配之外,每个州也有自己的选区划分法。
除了阿拉斯加、特拉华、北达科他、南达科他、佛蒙特和怀俄明这六个在众议院只有一名代表的人口小州之外,其他44个州,必须在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之后重新划分选区,但联邦没有规定,也没有权力规定各州选区划分的具体办法,这就导致44个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某些州由州立法机构来负责选区重划,某些州由单独成立的选区重划委员会来决定。某些州由委员会划分,但是需要经过州立法机构审批。某些州由州立法机构来划分,但是需要经过州长审批。某些州只允许每十年划分一次选区,而某些州则允许在“十年中期”,即第五年的时候就重新划分一次选区,这样十年总共可以重划两次。还有的州可以每十年划分两次国会选区,但只能划分一次州议会选区……
每个州确定的选区重划标准也有所不同,某些州更强调人口均等,每个国会选区的人数都要相同。某些州更注重紧凑性和毗连性,尽量将同一族裔的社群保留在一个选区之内。某些一党独大的州强调维护现有的政治共同体,保证自己在每个选区都占据优势。而某些关键的摇摆州,则特别看重维护党派公平……倒不是因为这些州更坚持公理、公平和正义,而是这些摇摆州的州议会通常也是摇摆的,过道两边的议员如果不互相妥协的话,根本就没办法达成一致。
以纽约州为例,这个深蓝州有一个跨党派的选区重划委员会,但其建议不具约束力,其成员也很难达成一致。民主党州长和立法机构常常会绕过该委员会,自行划定选区。2022年,民主党人联手将六个保守派地区合并为三个,并将布鲁克林的自由派地区纳入包含了斯坦顿岛的摇摆选区之中,从而将至少四名共和党现任议员赶出了国会。
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种完全以门户私计和党派利益为考量的荒唐行径,竟然是合法的。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政治格局越来越僵化,蓝州与红州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两党的门阀权势越来越大,种种王朝末年之相一一显露,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时至今日,留给两党争夺的所谓战场已然不多,大部分都是像杰里-纳德勒的纽约州第10国会选区那样,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譬如路易斯安那州第五选区的拉尔夫-亚伯拉罕,以208545票的数据拿到81.5%的得票率,十分可怖。最关键的是,他的竞选对手比利-伯克特,也是共和党的候选人。
也就是说,在这个选区,不管哪位候选人上位,对于共和党来说都是胜利。
如果你觉得这就已经很夸张了,那不如看看加利福尼亚第40国会选区的露西尔-罗伊巴尔-阿拉德,这位女议员自1993年开始就在国会山工作,至今已经连续赢得了12次竞选。作为第一位担任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十二枢机主教”之一的拉丁裔女性,阿拉德在拉丁裔众多的洛杉矶基本上可以打横着走。她在国会山的政治影响力是如此强大,在选区当地的社群关系是如此深厚,以至于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没人愿意跟她打擂台。
输掉竞选是一回事,以80%甚至90%的差距被屠杀又是另一回事了。
于是,阿拉德议员的2016选战,也就是走了个过场而已。76.3%比23.7%,在没有任何竞选活动的情况下,轻松击败拉出来凑数的独立参选人,罗曼-加布里埃尔-冈萨雷斯。
包括CNN、ABC、纽约时报在内的诸多媒体,在官方网站上甚至没有囊括这个选区的投票信息,只是标注了一句“这位候选人在没有主要政党对手的情况下参选”,然后就直接把这个选区划给了露西尔-罗伊巴尔-阿拉德。
两党制统治下的美国,就是如此残酷。
因此,435个选区里,竞争稍微激烈一些,有悬念可谈的,只有57个。
而在这57个选区里面,又只有23个能真正称得上是两党相争,胜负难料,不到最后一刻,无法预测鹿死谁手的摇摆区。
鲁本-基胡恩参选的内华达州第四国会选区,就是其中之一。
“从参议院到众议院,内华达州今年算是最前线了,坐在这里我都能闻到战场上还没散去的硝烟。”
韩易的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但确实能很好地概括2016年内华达州的选战态势。
今年,十二个立场暧昧的摇摆州,和两个拥有独立选举人票的国会选区,缅因州第二国会选区和内布拉斯加第二国会选区,是决定总统大位的胜负手,而内华达,即是其中之一。
虽然就在蓝到不能再蓝的加州旁边,但内华达州却是以“紫色”著称,因为约三分之一的潜在选民,认为自己是独立选民。六张选举人票,虽然看上去不多,但在局面焦灼的时候,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奇妙的是,关于内华达州的选情,还有一个自上世纪初就一直延续至今的玄学。
什么玄学?
那就是,自1908年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起,每一位最终胜出的共和党候选人,都拿到了内华达州。
正因如此,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分别在这里举行了多场集会,特别是橘子色的纽约地产大亨。6月18日,在金银岛酒店举办竞选集会的MAGA小老头,差点被一名“有精神障碍史”的20岁英国公民迈克尔-史蒂文-桑福德刺杀,后者当时试图抢夺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的配枪未遂。
你看,在他2024年“被上帝眷顾”,打了个耳洞的整整八年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想要用物理手段解决问题了。
另外,由于内华达州的参议员哈里-里德宣布将于2017年1月任期结束后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