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陈嘉猷遍访欧罗巴,朱见深兵打奥斯曼 (第2/3页)
罗城外看热闹。
朱见深面容冷酷,这是他第一次掌重兵,打的还是横跨亚欧非大帝国,他却一点都不慌,大不了败了就回国,然后换一块封地。
郭登在非洲近四年,熟悉了奥斯曼帝国的战斗方式,还专门买了一批奥斯曼帝国的战俘,对奥斯曼充满怨恨的人,充作仆从军。
大明打仗,就是蒙古人那一套。
明人胜在火器犀利,燃烧弹跟不要钱似的往城里扔,然后肆无忌惮的屠杀。
可这一套,在边疆管用。
打开罗不管用的,开罗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也不是奥斯曼本土,是埃及的地盘。
埃及被奥斯曼给灭了,还卖了很多奴隶给大明呢,除了金字塔太大没卖成,其他的都打包卖给大明了。
奥斯曼也不管本地人口伤亡,他们干脆也撤出城池来,组建仆从军,和大明搞野战。
用的是和大明一样的打法,反正这些人也是我们的奴隶。
大明反而打不过了。
郭登在开罗僵持91天,不得不退出开罗,沿途放火,保存退路,跋涉上百公里沙漠,才在港口登船,退回吉布提。
四国联军见明军撤了,他们也想撤。
奥斯曼是平头哥啊,岂能容忍这些国家看热闹,立刻派兵攻打四国联军,四国联军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和奥斯曼帝国纠缠,并不断派人传信,请明军参战。
朱见深和郭登商量,这里毕竟是欧罗巴的地盘,若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立足,得往长远看。
只能咬着牙北上,加入战团。
明军先败,又跨越上千里的二次参战,坐船登陆,穿越沙漠,军力疲惫,导致伤亡惨重。
朱见深咬着牙,用人命填。
鏖战37天,终于击溃了奥斯曼军队,开罗城易手。
而四国见到战事胜利,立刻抢占埃及地盘,不肯去追击奥斯曼,而明军无力再追。
“都是一群蠢猪!”
朱见深暴跳如雷:“本王怎么和这么一群蠢猪联合呢!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就盯着眼前这点狗屁利益,都是沙漠,要这破地盘有个屁用啊!”
朱见深气坏了。
也不看看地图,大明可以返回红海,奥斯曼翻越不了红海的,因为苏伊士运河没开通。
而地中海就不一样了,奥斯曼能随便攻打沿岸诸国。
郭登脸色阴沉得难看:“咱们的大军顶不住了,有几路建制都打崩了,若非赏赐足够,早就崩盘了。”
“何况,若咱们损失太大,欧罗巴诸国肯定会啃噬咱们的地盘。”
“这群鼠目寸光的废物!”
朱见深咬牙道:“咱们撤!”
“撤?”
郭登坚决摇头:“开罗是咱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块算绿洲,在这建都都行。”
“绝对不能撤走,一旦撤走,底下军将还怎么带?兄弟们的血在这里流干了,两场大仗,死伤6万人啊!”
郭登虎目含泪:“都是大明好男儿,以一当十的英雄啊!”
“六万啊!老子没打过这种窝囊仗!六万人啊!”
“不能撤,撤走了,对不起兄弟们!”
这场仗,耗时四个月,打得多难,他太清楚了。
打到后期,补给运不上来,靠吃挂面、肉干顶了十天,憋死了多少好汉!
“本王想放弃吗?”
朱见深语气悲凉:“可若不放弃,咱们能守住吗?已经死了六万人了,不能再有损失了!”
“走,把利益让给其他国家,让他们顶着奥斯曼帝国的反击。”
“咱们先休养生息,等养好了,再回来把开罗夺回来!兄弟们的血不会白流的!”
郭登快六十了,打了一辈子仗,这场仗打得最窝火,若非联军迟迟不下场,又逼着大明二次出兵,不可能损失这么多的。
甚至打到后期,若诸国给大明一点补给,明军也不会惨成这样,喝水都是问题。
关键这一仗的战果,都是明军打下来的,他们就站在那里等着摘桃子,这群垃圾!
但朱见深说的对,若明军钉死在开罗,那么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靶子,所有怒火都由大明承担。
返回红海,奥斯曼反而没有办法,因为对岸也是沙漠,在沙漠里行军危险啊,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关键是,开战之前,大明就干掉了红海上的奥斯曼舰队,烧掉了阿拉伯的港口。
重修需要时间的,奥斯曼恰恰没时间。
所以,撤回去,把主战场让给欧罗巴诸国,让他们尝尝奥斯曼的子弹。
“撤吧!”郭登抹了把眼泪:“把兄弟们都带上,回吉州(吉布提)!”
明军取得了大胜,却一个个心情低落,从开罗撤兵。
好处没有,反而死了六万人,军心动摇。
返回吉布提,吉布提上,立下英雄碑,埋葬此战的六万人,朱见深跪在墓前,向战士们忏悔。
算是挽救了军心。
果然,明军一撤,四国联军在开罗就打起来了,都想占据开罗,都想占好处,不想付出。
一直观察等待机会的意大利最先出兵,抢占开罗。
开罗反而成了磨肉机。
都在抢,都想要。
大明之所以退得这么远,因为都是沙漠,都是废地,要了也没用,占据了吉布提,就占据了整个海湾,架船随时能北上,夺走开罗。
朱见深下令,各军休整,吸纳新兵入伍。
今年是景泰二十八年了,大明总共送上来107万人,各行各业人都有,医者最多,但楚王宗国总人口却只有84万人,其他人都因为不适应气候去世了。
中枢给楚宗国一年二百万军费,在亚丁湾上建立了军械厂,让楚宗国军械自给自足。
如今各行各业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整个红海、亚丁湾沿线,都能看到明人的生活轨迹,这里和国内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明女少,也就二十万左右。
倒是白女很多,约莫有近百万白女,都是从各国买来的。
朱见深的家人还没送过来。
因为不安全,他想等长子长大了一些再过来,他的长子叫朱佑樘,是皇帝亲自起的名字,并点名他是楚太子。
如今在京师和皇子一起读书,只是可惜,朱佑樘不是他最爱的万氏生的。
万氏虽他的侧妃,皇帝钦封的,倒是怀孕了,只是第一胎孩子没保住。
他离京的时候,万氏又怀上了,收到了书信,是个儿子,排行老四。
他也有四个儿子了。
其实,他不接来还有一层因素,就是在京师做人质,让皇帝放心,对他更有利。
皇帝放心,才能对他的王国源源不断支持。
他侍奉皇帝这么多年,太了解皇帝的性格了,皇帝要的是利益,和奥斯曼交恶,因为奥斯曼太贪婪了。
所以扶持他朱见深,让他在这里建楚宗国。
朱见深也得投桃报李,让皇帝安心,让皇帝教导他的儿子,让楚宗国不会脱离大明。
果然,如朱见深所料,奥斯曼帝国不堪受辱,立刻派兵夺回开罗,和诸国血战。
几败俱伤,整个开罗附近几十公里内,打成一片废墟。
最终奥斯曼惨胜,损失巨大,毛也没捞到。
诸国联军刚撤,大明转头又来了,击溃了奥斯曼帝国兵卒,再次占据开罗。
然后,明军没有建设开罗,而是撒出去骑兵,沿着尼罗河,四处抢掠,四处焚城。
等奥斯曼帝国再卷土重来的时候,整个尼罗河沿岸,上千万难民,嗷嗷待哺。
明军则撤回吉布提了。
奥斯曼远征吉布提,又不现实,这个时候苏伊士运河没开通,穿越沙漠根本不可能的。
奥斯曼只能气炸了肺了。
然后将怒火撒去意大利,因为意大利距离他最近,又是他最垂涎的地方,干脆吞了意大利。
朱见深派出使臣,联络地中海诸国,再次举起联军,攻打奥斯曼,这次朱见深许以重利。
与此同时。
陈嘉猷此刻正停靠在马六甲。
离开大明五年,走的时候,马六甲省还不对外开放,如今马六甲遍地是明人,和内地一模一样。
就是有些人皮肤很白,眼珠发蓝,像是混血儿,但他们都说着汉话,对人骄傲的说自己是明人。
“看见了吗,这里是大明的马六甲省。”
陈嘉猷向诸国使臣介绍:“这里距离京师,有上万里。”
使臣们都不惊讶了,离开马达加斯加后,入目的就都是大明船支,陈嘉猷说,整个大唐洋,都是大明的海疆。
他指着岸上的领土,说着大明的哪个省。
抵达马六甲,船队休整三天,更换新船,然后启程。
“这里是大明的交趾,对岸是大明的婆罗洲。”
“大明的婆罗洲,有77万平方公里,比你们的神圣罗马帝国还要大。”
“而这,这是大明三个省而已。”
“像这样的省,大明有四十个。”
陈嘉猷充满了骄傲,指着这片海洋:“这是大明的内海,以前叫南海,陛下改名为炎海,因为明人是炎黄子孙,东边有黄海。”
“那个岛是琼州府,大明的一个府,比你们的王国还要大。”
“如此广阔的大海,都是大明的内海,比你们的地中海大得多,大明有四大内海,渤海、黄海、东海和炎海。”
“我们不在广州登陆,我们去天津,直接入京师。”
“大明之大,一个人终其一生,也永远走不完大明的全部疆土的。”
“大明从北到南一万五千里,从西到东,有五千里。”
陈嘉猷神情激动,阔别五年,他能感受到大明比以前更加繁华了,来往船支密集。
进入炎海后,一路向北。
“看见了吗?咱们走的都是大明内海,沿途都是大明的土地!”
进入黄海。
“对面是大明的朝鲜,这边是江苏,在往北是山东。”
“对面是倭国,是大明的属国,虽是国,其实也是大明的一个省。”
“咱们在渤海下船,直接去北直隶。”
景泰二十八年,十月。
陈嘉猷率领船队在天津下船。
虽然到了冬季,天津港却更加繁忙,因为很多出港捕鱼的海船要回航,还有一些南北运送的船支,要运完最后一班货。
“这里就是大明吗?”
达芬奇刚上岸,入目的是高耸入云的鼓楼。
然后就是无比雄伟的天津城。
他清晰的记得,从陈嘉猷所说的大明疆土开始,到达登陆足足47天,按照船速就能计算出大明的海洋距离。
真的要惊叹于大明的大。
沿途上的补给岛屿,都插着龙旗,可见是大明在实控。
他上过几个小岛,面积和米兰差不多,但十分荒凉,很显然大明并不注重建设。
然而,在天津登陆后,入目的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