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没有文集的官员,不配为官;辣妹子和软妹子 (第2/3页)
但这个书本费,不是课本的费用,而是把全部书本费放在一起,买各方面的连环画,同学们轮流看。
这些书本,不归学生个人,而等他们上一年级后,这些书本则存放在学校图书馆里,让后面的孩子们免费阅读。
这样发展几十年,每一个学校就都有一座书籍数目可观的图书馆,孩子们就能图书馆里面畅游知识了。
读完社学后,孩子也该十岁左右了,就要面临分科了,在学习四书五经之余,必须选择一门兴趣科目,物理、化学、医术、历史、生物、地理等等科目,选择一门精读,就要开始走科举之路了。
蒙学和社学,就是幼儿园和小学课程,以识文断字、基础运算、明白道理为主。
这套教育,用了两千年了,很成熟很成熟的了。
只是以前这是富人的游戏,现在则是所有孩子必须走的一条路,必须读书。
“读书是最正确的,哪怕家里再穷,也要读书。”
陈嘉猷颇有感触:“我们能有今天,皆是从苦读开始的。”
满朝文武,你随便挑出来一个,哪个不是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哪个不能出口成章的?哪个诗词歌赋字没有一绝的?
哪怕是李贤的儿子,也是经过苦读上来的。
看看皇子们,六岁出阁读书,每日学习十个小时以上,风雨无阻,没有一日假期。
哪怕地方最低级的吏员,一个秀才,也是出口成章的。
大明走上仕途只有一条路,就是苦读和战功。
在士大夫圈子里,看不懂典故是被嘲笑的、被歧视的,整个社会,也是以文为尊,没出过文集的官员,都不配当官员。
“陈大使,明日你带着使团在广州城转转,本官做好文牒,然后使团乘坐船支入京。”
陈嘉猷也想看看,广州到底繁华成什么样子。
这顿晚宴,让那些印度学者吃得快吐了。
这是他们吃得最好吃的印餐。
没错,这顿饭是印餐,印度饭,在印度街头是低端,放在广州吃,就显得高大上了。
可能是干净吧。
第二天一早,就有侍者喊他们起床。
还是由俞经领队,参观广州,俞经说,广州一共有四大坊市,昨日入城的那个是一个,还有一个在万国城。
“陈大使,您看那个人,他也是明人?”骆石永看到一个身穿西装的男人,他头发剪短了,绾在礼帽里,还拿着文明杖。
文明杖发明出来,不是用来扒拉屎的吗?
这人戴着白手套拿着文明杖,在广州街头装比。
“那是景泰装,是陛下有一日上早朝时候穿出来的,便风靡天下,只是那手中的棍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俞经苦笑:“中枢不禁奇装异服,有人忘了祖宗,把头发剃了也有可能吧?”
真正让人讶异的是此人的头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了头发是不孝。
皇帝确实穿着西装,却没有剃头发,也只穿过一次,皇帝确实有异装癖,偶尔就会穿几件怪异服装,民间效仿者极多。
逛街的女子很多,有人会戴面巾,这种多是未出嫁的女子。
出嫁的倒是大方一些。
过往还有僧人、道士、喇嘛,他们几乎低着头走,免得看到女人,影响道心,主要是太勾人了。
真正热闹的是勾栏瓦舍里,各种娱乐项目,应有尽有。
耍传统戏法,耍猴的,说相声的,唱戏的,说书的,弹钢琴的玩乐器的,唱歌的。
还有女子穿着朝鲜服装厂服装走秀的,还有招揽客人青楼的,青楼窗户推开,露出来自天下万国的面庞,千娇百艳。
“这里最热闹的是晚上。”俞经笑道。
“晚上?”骆石永表示不解。
“广州城是不夜城,玩到天亮并不奇怪。”
俞经解释道:“在广州,只要有钱,什么都有。”
“你们往角落里面看,那是一家家小赌档。”
一听赌档,陈嘉猷眉毛竖起。
“这种开在明面上的赌档是合法的,里面多是娱乐性质的麻将、扑克、纸牌之类,赌资不能超过五毛钱。”
“虽是赌档,其实就是休闲场所。”
“景泰十九年,中枢严令,严格限制赌资,这种休闲场所改为麻将馆、棋牌室等娱乐场所,严禁赌博。”
“景泰二十年,从南面传来乌香,有人吸食乌香,中枢实行严格禁毒法令,严令天下汉人,不许吸食独品,包括乌香、寒食散等物,一概上瘾性产品,都不许使用。”
“所以你们看到的,都是合法的,你们要是想玩,都可以去玩。”
一听是严格控制赌资的娱乐项目,陈嘉猷顿时松了口气:“这些地方可否借贷?”
“决不许,只有银行才有借贷的权力,其他地方一概没有,此事在每一座城市、乡村都有石碑记载。”
俞经忽然停下,提醒道:“前面女子比较多,任何人不许无礼直视。”
这是提醒那些印度人。
印度人表示不服,我就看咋的?
前面是一个很长的长廊,长廊上标注着演出信息,门口则有很多年轻女孩,在门口卖票,邀请过往旅客进去观看演出。
印度人都看傻了,怎么多水灵女孩?
有个女子注视到这种眼光,顿觉恶心,快步走过来,对着俞经行了一礼。
俞经立刻道:“姑娘,在下今日不去看演出。”
“这位先生,您的侍从盯着我们演员看,这是犯法的,我们是可以报官的。”
俞经又懵了,告诉你们别看了,你们有病吧?
陈嘉猷也觉得很没面子。
现在的戏子,可不是原来人人可欺的了,皇帝赐名文艺工作者,不许民间搞歧视。
尤其女子保护法实行后,恨不得把天下女子捧上天。
主要原因,教坊司正规化后,很多戏子都在军中负责教化过夷民,都是有功的。
所以皇帝高看文艺工作者。
他们也把景泰帝当做这行的祖师爷。
千万别小瞧这些搞演出的,他们有很强大的关系网,很多达官显贵都是他们的粉丝。
而且,他们都在军中表演过,很多军官转业后,都在地方为吏,这些军官是承他们人情的。
“这位姑娘,他们是印度新来的。”
“本官是番禺县丞,这位是出使印度的陈嘉猷陈大使。”
“我们要入京拜见陛下的,还请您宽宥他们无礼。”
俞经能有什么办法。
这家戏园子来头大得惊人,班主在安南打过仗,去年有个外国人欺负他家的演员,活生生被剁了一只爪子。
事后闹到了按察司去,按察司判无罪释放。
外国人在广州就是二等人,没让你们穿旗服梳辫子就不错了,别说剁一只爪子,杀了都没罪。
皇帝护犊子,从上到下就都护犊子。
“您指出来是谁这么无礼,我让他们给您跪下磕头赔罪。”俞经苦笑。
陈嘉猷的脑袋恨不得塞进裤裆里。
怎么这么丢人呢!
这还是印度精英呢,怎么就这么爱瞎看呢!
那个演员居然听说过陈嘉猷,也不怕人,大大方方过来行礼:“小女子马岚岚,陈大使还记得奴家吗?”
陈嘉猷有些茫然。
“大人贵人多忘事,大人出京之时,是奴家一舞,为大人出使助威。”
陈嘉猷想起来了,离京之时,是从教坊司请来的戏班子,有人唱战歌舞战舞。
“马姑娘不是在教坊司任官?怎么来广州了?”陈嘉猷打量这女子,这女子三十有余,却温婉如玉。
虽然出身不太好,但教坊司可不是以前的,那是正规学戏的地方,都是有教化夷民功劳的。
“陛下鼓励民间艺术发展,奴家就放弃了官身,南下和家夫开了这园子,如今颇为卖座。”
“您万里之遥回国,可否赏脸进园,观看我家舞台,我家今天的戏剧十分精彩。”
马岚岚很聪明,她是想借陈嘉猷的名声,壮大自己的戏园子。
广州戏园子成千上万,各种曲调都有,他家虽有靠山,但在广州戏园子中间,并不出类拔萃。
这次攀上陈嘉猷的名声,必然能一炮而红。
陈嘉猷有点不愿意。
“大人,印度使团无礼之事,奴家就此揭过,如何?”马岚岚打发人把剧场清一清,请陈嘉猷进来。
陈嘉猷和俞经对视一眼,都觉得这马岚岚精明。
陈嘉猷使团是有座位的,印度人就站着看吧。
表演的是一场舞台剧。
剧情不错,就是男女搂搂抱抱的,多少有些有伤风化,得知这些男女演员多是夫妻,只能勉强接受,但他还是不愿意看。
这年头思想保守到了极致,互相看一眼,就得定亲结婚。
哪怕皇帝竭力解绑女子身上的束缚,效果是有,但骤然把一座座大山移开,还是不可能的。
用时间一点点改变吧。
马岚岚的夫君全程作陪,他是广西人,出自广西军,退役后在官府挂职,他觉得不爽利,就跑来广州开这个戏班子,不说日进斗金,日子过得不错。
话里话外,对皇帝推崇至极,如果有人对皇帝不敬,他立刻动刀子。
整个广西军、贵州军、云南军都是这样的,因为皇帝给的好处太多了。
要说天下最忠诚皇帝的人,绝对是云贵桂三地。
出了戏园子。
印度人表示不想逛了,因为这条街上的女人实在凶猛,他们担心小命不保。
陈嘉猷却意犹未尽,他继续逛了几个市场,到了黑天又品尝了美食,才乘坐马车回到宾馆。
“广州是真的繁华啊。”
陈嘉猷看到了很多外国人,这些外国人口中都是流利的汉语,因为不会汉语真的会吃亏。
明商是有名的狡诈,可能是关税太高的原因,所以能宰就往死里宰。
只要不会汉语,就被各种勒索、诈骗。
如果外国商人在谈好之后,表示违约,那么就是一套奴隶套餐送给你,船支等一切家当收归内帑。
整个大明海洋内,明商是得到保护的,外夷商贾,缴纳足够商税后才能得到保护,否则是不被保护的,必须得花钱。
明商狡诈,明政府无耻。
就造就了外夷商贾狂学汉话,跟大明做生意,必须得比明人更懂明人,才能做好生意。
大明这么豪横,就一个原因。
外夷离不开大明的产品啊。
大明传统拳头出口产品,是丝绸、瓷器、茶叶、铁锅,新拳头产品是玻璃制品、服装、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