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暹罗王,跪下!臣拉梅萱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3/3页)
很多吗?”拉梅萱问了一句气死人不偿命的话!
大明一等田地,亩产4石(1石=130市斤,520市斤)。
一等田太少了,基本在2石在3石之间。
“暹罗的上等田能达到亩产10石,我们嫌弃米太多了,一年只种一茬。”
高宗本傻傻地看着拉梅萱,他娘的,你们这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啊!还他娘的不珍惜?
我们大明,多少人饿肚子呀!
要是有这些粮食,满朝也不会愁白头发了呀!
“那,若是种两次,能得20石?”高宗本小心翼翼问,觉得20石已经很多了。
拉梅萱看他像看土老帽似的:“我们是一年三熟,能得30石。”
咚!
高宗本跌坐在地上,两眼冒光,天选之地!这就是天选之地啊!此地必须纳入大明的统治,必须!
拉梅萱意识到问题了,天朝上国怎么会缺粮呢?
在彼此遣使交流这些年,以及史料上记载,暹罗压根就不知道大明缺粮,认为天下都跟暹罗一样,亩产6石很正常啊。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会有人饿肚子?
天朝上国?玩笑呢吧?
可是,高宗本的反应太可怕了。
好像大明真的吃不饱,怎么可能呢?这是天朝上国啊,他们的丝绸、瓷器那么美观,还有如此可怕的强兵,怎么会吃不饱肚子呢?
坏了,大明不会因此而攻伐暹罗吧?
“暹罗良田很少的,基本都是亩产6石的土地。”拉梅萱可劲找补。
都是亩产6石的地方?
暹罗多大来着?比几个安南都大!都是亩产6石的地方,还有亩产30石的地方。
一个暹罗,能养一整个大明!
这还嫌少啊?
“是一年三熟的亩产6石吗?”高宗本声音都在颤抖。
拉梅萱点了点头。
轰!
高宗本脑袋直接炸开了!
亩产18石!卧槽!
高宗本眼珠子发蓝,喘着粗气道:“大明愿花钱购买暹罗粮食,暹罗可否愿卖?”
“大明缺粮?”拉梅萱像是发现了了不得的秘密。
难怪明使不惜在暹罗王都大闹,也要得到所谓的玉米种子,因为大明在饿肚子呀!
高宗本无奈苦笑:“天下承平时,天朝确实不怎么缺粮。”
“但近来天灾不断,四处缺粮。”
“所以陛下派吾等来暹罗,和西夷购买玉米种子,就是想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粮食来。”
他没敢说,因为征战,导致粮食不够吃。
担心暹罗不卖粮食。
但拉梅萱何其聪明,自然想到了大明的连年战争。
如此可怕的大明,知道暹罗是巨大的产粮地,会不会发动粮食战争,灭亡暹罗?
该不该把高宗本立刻杀死在这!
拉梅萱恐惧了,一个常年饿得发昏的国家,又有二百万强兵,吞掉暹罗,难吗?
太容易了!
“王上,不怕和您露底。”
“大明几个省都在闹饥荒,国内已现乱象。”
“所以陛下着急,派遣吾等南下寻找种子。”
高宗本胡说八道:“若能吃饱饭,谁愿意打仗啊?”
“如今国内并不安稳呀,各地都在打仗,陛下真的心焦,天朝上国的门面多少有些维持不下去的意思了。”
“王上,大明愿意花钱购买暹罗的粮食,暹罗有多少粮食,大明就买多少粮食!”
说着,高宗本跪伏在地:“请王上,救救大明!”
画风不对呀!
前几天,你高宗本还强令拉梅萱对着密旨跪下呢,处处彰显大明国威。
现在大明国内又乱了?乱了好啊,打没了才好呢!
跟我玩这套?
拉梅萱心中冷笑,高宗本这点小心思,就是想将暹罗产粮的消息传回去,所以才伏低做小。
“贵使,孤可派使臣去大明,若没乱……”拉梅萱威风起来了。
高宗本磕头道:“确实乱了,全国各地都在打仗,您可以派使臣去看看。”
真的在打仗啊,不过不是造反,而是皇帝在肃清。
拉梅萱更加震惊了,天朝乱了?
这是机会啊!
他心里开始权衡,高宗本若死了,大明皇帝必不会善罢甘休,这样一个能臣,在大明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吧?
暹罗盛产粮食的消息,恐怕是瞒不住的,别忘了现在暹罗遍地是明商,这些人早晚会发现的。
不如趁机赚钱,发展军备。
否则,发疯的大明,一定会南下攻打暹罗的,到时候暹罗更加难以阻挡天兵。
“贵使请起。”
拉梅萱道:“交易粮食倒是可以,只是孤想用粮食换军械,你们明军装备的火器就很好,我们想买。”
高宗本脸色急变!
若把军械卖给暹罗,暹罗岂不做大?届时如何剿灭暹罗?
暹罗必须占据!
在高宗本心里,暹罗已经是大明的盘中餐了。
“此事太大,外臣无法做主,还需禀报中枢,求陛下降旨。”
高宗本不敢答应,但本能的心里是不答应,直接派兵来抢便是。
可是。
拉梅萱也是聪明人,他盘算着,大明想和暹罗接壤,就需要几年时间,再攻伐暹罗,起码要五年之后了。
等五年后,他发展一百万大军,全部装备火器。
你大明不卖给我们,我们就跟西夷买。
当务之急,是稳住乱了的大明,千万别让大明南下,攻打暹罗。
高宗本也想到了西夷,立刻道:“外臣认为,陛下会答应的,暹罗和大明,一衣带水,乃是同胞,陛下必会赐福给暹罗。”
拉梅萱忍不住狂喜。
大明强大又如何,大明缺粮,国内又叛乱不断,说明天朝上国已经摇摇欲坠了。
只要给暹罗时间发展,暹罗装备一百万火器兵,说不定能兵进大明,去做那中原皇帝呢!
到时候,我拉梅萱也做皇帝!不做王了!
让天下都学暹罗话!
让中原人不许说他们的汉语,让他们说暹罗话!气死你们!
“王上,那种子之事?”高宗本小心翼翼问。
拉梅萱大手一挥:“孤派遣水师,襄助大明,将商船运入大明,算作下臣对大皇帝陛下的见面礼。”
“谢王上襄助之恩!”
高宗本收敛狂傲,变得小心翼翼。
这态度让拉梅萱十分满意,还问他:“可否愿意留在暹罗,辅佐孤?”
高宗本郑重行礼:“国难当头,外臣不忍抛弃圣上,不忍离开故国,还请王上见谅。”
“忠臣啊,何时我身边才有这样的忠臣良佐呢?”拉梅萱唏嘘。
出宫的路上,高宗本一颗心吊着。
回到驿馆,才彻底松了口气,大口大口的喝水,平复紧张的心情。
“发生了何事?”边永正在驿馆里办公。
高宗本打了个激灵,抬头看见边永,才莫名松了口气:“仕远兄,逯指挥使在哪呢?”
“他在处置西夷商贾的事呀,发生什么是了?”边永皱眉。
“仕远兄,随我来密谈。”
高宗本鬼鬼祟祟的,紧闭房门,令卫士守卫,不许任何人偷听,把拉梅萱说的话复述一遍。
“吹牛吧?”
边永一百个不信:“大明才是上国,我们的土地才是天下最好的,哪来的亩产18石之沃土啊?”
“吹牛,一定是吹牛!”
“要说是亩产4石,我也就信了。”
高宗本却道:“仕远兄,你见暹罗人,面上可有饥色?”
“这?”
边永皱眉,好像真没有。
“仕远兄,可记得安南,给咱们两万船的粮食?”
高宗本道:“在下怀疑,这粮食,就出自暹罗。”
安南不是产粮大国,大明知道。
产粮地是占城国。
边永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呢?我天朝才是上国啊,暹罗怎么会如此盛产稻米呢?”
“如果暹罗人人能吃饱肚子,为什么这么弱呢?”
“他们怎么没去中原,当中原的皇帝呢?”
高宗本也纳闷啊。
在士大夫眼里,有粮食那肯定有强兵啊,有粮有兵,怎么能蜗居暹罗一隅,当个土皇帝呢?
其实,暹罗一点都不弱。
就是怕比。
和大明比,比大明强的有几个?
有时候,粮食来得太容易,没尝过饥饿滋味的人,永远没有向上的精神。
中南这块地方,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所以没有强国。
中原那块地方,属于老百姓小心翼翼端着饭碗,结果老天爷生气就砸饭碗,两百年砸一次,所以总会诞生军政强人,诞生一个个强盛至极的政权。
“不管如何,先让逯杲去查……”边永做事妥当。
但高宗本却道:“不,直接报上去,让中枢先知道!”
“对,必须把情报先传出去。”
边永道:“再请中枢多多派人来暹罗,翻译他们的书籍,看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大饥荒。”
“再让皇城司的人去乡间打探,能产多少粮食。”
高宗本打断他:“当务之急,派人回去,传递情报,而去接收西夷种子的事,交给我来办。”
“茂卿,此事危险……”边永想去。
高宗本却道:“暹罗需要你,我在暹罗名声臭了,呆在这里,暹罗满朝文武都会和大明闹别扭。”
“以前闹就闹,咱们也不在乎。”
“现在,需要买他们的粮食,需要你来稳住暹罗朝堂,我呆在这里就不合适了。”
边永对高宗本行礼:“茂卿一心为国,乃真丈夫也!”
高宗本还礼:“暹罗事,就交给仕远兄了,咱们对暹罗了解的太少了,必须加快了解速度,学习他们的文字,深入的了解暹罗。”
“而且,在下以为,可促使暹罗从上到下的汉化。”
边永眼睛一亮:“此计可行。”
正说着呢,逯杲回来了。
又将逯杲请进来,三人密谈。
逯杲却并不吃惊:“陛下早就说了,暹罗盛产稻米,此地粮食多得吃不完,但朝堂不信呀。”
“陛下有先见之明啊!”边永和高宗本叹息。
“在下这就将信息传回去。”
这边议定。
高宗本随暹罗水师,去拿西夷的种子,运送回国。
西夷商贾并未完全杀光,首脑还活着,他们作为俘虏,要求种子运入大明。
当然了,不是白抢。
而是按照谈好的价格,到了广州就付钱。
大明也够奇葩的。
在贵州。
虫虾乞降,陶成招降了虫虾。
陶成一手炸弹,一手银子,威逼利诱,让邛水司愿意汉化,邛水县正式建成。
中枢派来官员,建立新县治。
并招用了当地一些土人,进入明朝官制。
陶成在邛水司整军,同时在观望,该向北,还是往西呢?
这个时候,收到了湖南情报,天柱和汶溪,土司被拔除,建立两个县,并停止向北征伐,掉头向南。
陶成决定,兵势向西。
沿途所有寨子、山洞,都被强势拔除。
然后,进入镇远卫。
陶成看到镇远卫官军一个个面黄肌瘦,到了时辰也不操练,微微皱眉:“可是遭到了盘剥?”
他是皇帝钦封的伯爵,并不在乎区区一个卫司指挥使的想法。
他向西拔除土司,镇远卫就是他的后路。
后路必不能断。
而且,军中粮食告罄,项文曜亲笔信,令大军在镇远卫补充粮食。
“回大人,指挥使大人并未盘剥小人。”一个小卒回答。
陶成是郁林州人,能稍微听得懂点贵州话,但还是需要人翻译。
“那怎么面黄肌瘦的?吃不饱饭吗?”陶成皱眉。
如今实行新政,军田纳粮的比例下调,保障军中粮食供应。
那小卒跪在地上:“陛下新政,军中是能吃饱饭的,可是小的家人没有生计,就吃不饱饭,小人不敢吃饱,得给家人匀点。”
陶成把指挥使招来。
指挥使程飞跪在地上,难以自表。
“陛下严旨,军中每月皆给补米粟三斗,你们卫没补吗?”陶成问。
程飞磕个头:“请大人容禀。”
“陛下确实下旨了,但贵州没有这么多粮食啊,各家只能补一斗,中枢也批复了,您可以看看。”
他让人去值房里面取。
“贵州本就地少人多,补一斗米怎么够吃呢?”
陶成不信:“项督抚给本将的指令里,要从镇远卫补充军粮,你仓储里可有存粮?”
“不敢欺瞒大人,真的没存粮了。”程飞苦笑。
陶成却不好糊弄:“项督抚既然指派你镇远卫,就说明你镇远卫里有存粮,怎么能没有呢?”
“程飞,别以为你是指挥使,本将就拿你没办法!”
“本将在打仗!”
“你该知道,影响战争是什么后果!”
程飞眼泪都快出来了:“大人,镇远卫真的没粮食啊,不信您可以去粮仓去看呀。”
“看个屁,老子就问你,粮食去哪了?”陶成喝问。
“没有呀。”
程飞咬死了没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