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第2/3页)

  随即,他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其连接到了会议室的放映设备上。

    很快,存在于他电脑中的论文投影到了会议室的大荧幕上。

    将论文一直往下来,拉到了自己需要的位置上后,徐川看着投映到幕布上的论文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已经看过论文了,我就不过多的浪费时间在论文的解释上了。”

    【d^2h/dt^2∝-ΛhA/4G±δ)】

    “这是引力波频率-幅度符合ER桥稳定性方程的数学公式,其产生粒子符合全息熵守恒。”

    “在我的论文中,时空虫洞的基础采用了爱因斯坦-罗森桥(ER桥)的广义相对论解作为基础,结合霍金-哈特尔量子时空泡沫理论。”

    “在高能级的粒子对撞实验中,微观虫洞(普朗克尺度至费米尺度)可通过高能粒子碰撞短暂生成,并通过卡西米尔效应引入负能量密度以稳定喉部结构。”

    “理论上来说,虫洞形成时伴随瞬时引力波爆发,其频率范围在我的计算中为10^12–10^15 Hz。且粒子穿越虫洞可能导致信息丢失,类似黑洞蒸发或产生异常能量-动量不守恒事件。”

    “.而基于论文中的计算数据推测,在85-135Tev能级的对撞实验中,粒子对撞的过程会生成拓扑缺陷(如磁单极子)或携带非局域纠缠的粒子对。”

    “利用纳米束技术,我们可以将粒子束流密度提升至10^36 cm^-2s^-1,这完全可以通过动能量轨迹追踪探测器来进行追踪观察.”

    会议室中,徐川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接下来的实验安排以及如同通过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来探测时空虫洞存在性的证据。

    尽管这并不是对整篇论文的报告讲解,仅仅是针对其中研究过程的一小段描述,却让在场的所有物理学家都沉浸在了其中。

    简单的对自己的研究项目做了一个介绍后,徐川的目光扫视了一群目不转睛盯着他和荧幕的众人,继续道。

    “.基于上述理论,通过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进行时空虫洞探测实验完全是可行的。”

    “我们并不需要通过对撞机的碰撞来形成一个真正的时空虫洞,只需要它在高能级的对撞实验中表现出皮米级时空曲率波动、真空涨落异常、能量非守恒事件、非标准模型粒子衰变链.等多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表现为时空在特定的能级对撞实验中引起了时空的波动,都能够进一步的验证我的理论!”

    快速的解释完最后一段,徐川的环视了会议桌一眼,接着说道。

    “这就是我的安排,如果其他人还有疑问同样可以提出来。”

    会议室中,鸦雀无声。

    坐在桌前的各国政府部门的理事代表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敢站起来说话的人都没有。

    对于他们来说,别说是刚刚徐川解释的完整实验流程与方案了,就是已经公开了快一周的《三维宇宙时空离散性的深层规律解析与时空虫洞映射路径的构建理论》论文他们都看不懂。

    毕竟他们并不是物理学家,只不过是各国安排在CRHPC机构为自己国家争取权益的。

    即便是最开始反驳的米国代表,这会也彻底沉默了下来。

    但当他的目光落在坐在首位上的那个人身上是,尽管心里依旧并不服气CRHPC机构强行占用了他们原本安排的对撞实验,但内心深处却隐隐泛起了一丝‘他说的是对的’的念头。

    尽管他连徐川在刚刚解释的一大堆各种学术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都没有完全弄明白。

    至于会议室中的顶尖物理学家们,事实上大部分的学者和各国政府代表相差并不大。

    或许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能理解论文中的物理部分,但对于论文中的数学计算部分,即便是有一部分人看懂了,也可以说都只是很勉强的那种程度。

    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种基于黎曼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