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绸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绸缪 (第2/3页)

绛淳郑重其事地道:

    “晚辈还有一要事上禀!”

    李周巍抬眉望来,见着这晚辈一亮手心,便有片片青色矫然而起,在手中沉浮不定,一股锐气扑面而来,李周巍赞道:

    “好剑意!”

    他能明显感觉到这股剑意上的割裂之感,虽然薄弱微小,品质却极高,自有一股针对性命的味道。

    李绛淳却微微迟疑,亮出另一只手来,掌心中赫然浮现另一道幻彩,如雀儿般盘旋灵动。

    【弦月剑元】!

    ‘咦?’

    他还未多言,这位魏王已然目光灼灼地站起身来,盯着眼前的一剑意、一剑元,沉吟一瞬,低声道:

    “如何做到的?”

    李绛淳不敢大意,一一陈述了,将那把青白之剑双手奉上,送至李周巍眼前。

    李周巍低眉看着【青尺】,久久不语。

    李曦明说过这把灵剑的来历,曾经颇有忧虑,还提了当年李曦峻认为剑中有传承的原话,这位真人心中的想法是这样的:

    ‘成仙基即证意,立剑道道统,岂是人身?恐怕先辈是天上人,枉屈下界投身,曦峻说剑仙——指的莫非是这个意思。’

    这让李周巍心中幽幽而叹,并不对剑意的来源多做追究,沉声道:

    “果真是有可能…两道剑意?”

    见李绛淳迟疑点头,金眸青年的脑海中几乎一瞬间便浮现出一位人物来:

    ‘当年那位上元真君!’

    那位真君尚是紫府之时,便以身兼两道剑意的威名响彻江南!只要提起身兼剑意,那就必然绕不过他!

    只要证得剑意,人皆不同,不可能重复,就连当年那位前来李家的王寻——堂堂存世真君之后,提起两道剑意时也称【我家真君也不曾见过!】

    ‘无论如何,如今绛淳的异样,一定与天上有关,既然如此,那位上元真君的剑意——又是如何来的?’

    他心中还未理清,却有更大的思虑冲上心头:

    ‘如若让他人见了…不知有何等麻烦…’

    李周巍沉声道:

    “【青乡】既然显露,你今后就用这一道剑意剑元,原本这道就不必动用,默默精进…”

    这晚辈行了一礼,忧虑道:

    “我只怕【剑书】!”

    万昱剑门的剑书能响应多方剑意,相隔万里而知悉,李绛淳岂能不考虑?李周巍则眉宇一沉,思虑道:

    “按理来说,符种在身,是不能被这些东西探测的,可见剑书屡屡成功,我估摸着剑书的感应应当是依照太虚中浮现的剑意…亦也有限度。”

    “这事情我会留心,时机恰当,去一趟剑门…也试探剑意之事,你且精进修为!”

    李绛淳正色点头,李周巍惋惜道:

    “只是宋帝那里敷衍不过去了。”

    李绛淳一瞬就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忧反喜,笑道:

    “晚辈已经期待许久了!先辈平山越、除摩诃、合一湖、屠群释,伯父筑基时持起一戟,打得两岸闻名,三宗七门无人敢并列,我也须会一会这天下英才!”

    李周巍笑起来,道:

    “那倒不是挑敌手的好时候,项平公有山越王侯,通崖公有郁家父子,叔脉高祖父有十八释,我才能浅薄,只能找司徒末、管龚霄这些人做对手,可他们的手段…也不失为一时之杰。”

    他面色遗憾,口中则惋惜道:

    “可如今之江南,没有哪个称得上英才的,那仙宗道子、阴司嫡系皆不出世…恐怕几个皇子也不配做你的对手!”

    ……

    莲花寺。

    大地蒙蒙地沉在夜里,群山起伏,依稀能见到点点的金光,巨大的释像矗立在山脉之中,在灰黑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可怖。

    寺庙之中金光交叠,池中的乳白之色不断翻滚,在淡淡的烛光下显得格外皎洁,一和尚浸在其中,光洁的脑袋枕在身后妇人的怀里,神色沉沉,久久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见着台前上来一小沙弥,面色苦楚,往池前一跪,道:

    “师尊呦…改了时日了!”

    这句话让池里本就心烦意乱的和尚直起身来,骂道:

    “你你你…这做的是什么事儿!我是明白了,按情理来说,你重伤未愈,怎么能信任他呢?更不可能跑去海外和他见面…这下让人家疑起来了罢!”

    这话一说,明慧抽起自己嘴巴子来,懊悔道:

    “这事情…是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