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四百三十二章:猛如虎 (第1/3页)
“末将左良玉,拜见总镇。”
左良玉向前迈出了一步,俯身而下,半跪于地,顿首道。
随着左良玉半跪于地,帐中一众左镇的将校皆是霍然起身。
无论是王允成、郝效忠等一众左良玉麾下的直辖将校。
亦或是刘国能、许可变这样归附左良玉的七十二营降将,皆是齐齐起身,而后俯身拜下。
“拜见总镇!”
中军帐内,一众左镇的将校皆是单膝跪地,轰然出声。
在历史上,哪怕是因为朱仙镇大败,导致麾下精锐折损大半。
但是镇下诸将,无论原先镇下的将校,还是降将,都仍然听从着左良玉的命令。
足以见左良玉统驭有体。
而现今,没有经历朱仙镇之败,左良玉辖下精锐尚存,对于军队的掌控力自然更深。
左良玉现在表明了态度,一众左镇的将校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便也一起站出表态,这便是最好的佐证。
注视着帐中跪下的一众左镇诸将,陈望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到了猛如虎、曹变蛟等人的身上。
猛如虎面色犹豫,眼眸之中满是挣扎之色。
陈望此前的话,让他原本坚定的内心不断泛起波澜。
他的名字是当时延绥的巡抚张梦鲸给他取得。
当初他从塞外和虎大威两人一起逃入延绥,被调派入军。
巡抚张梦鲸对他和虎大威两人一直都是恩遇有佳。
这一段时间,是猛如虎人生最为得意,最为意气风发之时。
后面崇祯三年,在遵永大捷中立功,升为守备。
同年因剿灭河套蒙古酋长干儿骂有功而提拔为游击,可谓是仕途风顺。
五年,累功参将,八年被山西巡抚吴甡推举为副总兵,十一年,戊寅之变,擢为蓟镇中协总兵官。
从一介塞外的降卒,十一年的时间,成为了一镇的总兵。
当年在草原上颠沛流离时,这样的事情,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只是……
从离开延绥开始,猛如虎就再没有遇到像是张梦鲸那般的文臣了。
后面那追随的督师文帅们,一个个端坐高堂,目光里永远带着居高临下的轻蔑。
在他们眼中,武将不过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家奴,稍有不顺便厉声呵斥。
除了杨嗣昌……
把他从万里之外的九边调来,不仅官复原职,还加为援剿正总统。
朝廷昏暗,猛如虎如何不知。
但是他不想辜负张梦鲸的知遇之恩,也不想辜负杨嗣昌的最后的嘱托。
若非张梦鲸的赏识和重用,他们可能仍是无名小卒。
若非是杨嗣昌的极力争取,他现在还在边疆服罪。
杨嗣昌从来没有短缺过他们哪怕半两的军饷,也没有短缺过他们哪怕半点的粮草。
对待他们大多数和颜悦色,少有责骂。
虽然和大部分的文臣督师一样,杨嗣昌确实有着作为文官的优越。
但是在杨嗣昌的眼里,他们的这些武臣,他们这些营将,是人。
而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豚犬。
军饷从未克扣,粮草从未短缺,即便偶有过失,也多是以理服人,而非动辄责骂。
杨嗣昌临终的话语,猛如虎永远都不会忘记。
“南国局势崩坏至此,罪在我身,我已上请罪书。”
“诸位将军尽心报国,无需担忧遭受牵连……”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杨嗣昌想的不仅仅是南国战局安危,还有他们这些武臣的境遇。
他担心他们会遭受牵连,被朝廷苛责,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猛如虎握紧了拳头,他的心中痛苦不堪。
他恨自己,恨自己改变不了大局,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他的心中知道陈望所说的是正确的。
他早已经不是那个在塞外挣扎求活的牧民。
宦海沉浮十一载,在漩涡之中挣扎了十一载,他如何不清楚国家的问题。
只要朝堂之上,仍然是被那些高门文阀,天下便永远都不会得到安宁,国家的动荡便会一直不休。
他们占据要津,把持朝政,却对天下疾苦视若无睹。
哪怕是现在清除了一切的敌人,要不了,或许是十年,或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