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七章:动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二十七章:动荡 (第3/3页)

对于当时战场的局势,还有时机的估算肯定无一不是恰到好处。

    从这一点看来,马岱就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物。

    “稍后,我就让中军部将马岱的名字加入军校的第一批进修名单之中。”

    胡知礼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

    陈望的安排,无疑是将马岱当作日后的后备师长培养。

    军校是最近陈望提出来的想法,目前还在筹备之中。

    设立的地点暂时准备定在襄阳。

    如今因为没有朝廷的制约,汉中镇的势力正在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各镇军兵的数量越来越多,扩编也是马不停蹄的进行着。

    负责征兵训练的兵务司那边已经的忙得不可开交,甚至为了保证效率,又招募了不少的吏员。

    “山东镇如今差不多已经稳定了下来,刘泽清那边,不知道总镇要作何安排。”

    胡知礼顿了一顿,目光扫过悬挂在军帐正中的淮扬舆图。

    那图上,代表刘泽清部的黑色小旗仍插在淮安府境内,与周边汉中军系的红色标记格格不入。

    山东镇本来可以编练两个师,毕竟刘泽清那里还有一万多的兵马。

    但是刘泽清到底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镇的总兵,靠的都是溜须拍马的本事。

    以前和义军的几次胜利,都是仰仗着杨御藩的主攻。

    刘泽清不过是捡了些现成的军功,打了一些顺风仗。

    更遑论此人品性卑劣,历史上刘泽清利欲熏心,反复无常。

    清军大军压来之前,他还在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对于刘泽清,陈望没有半点招揽的想法,他底下的那些兵马大部分都是老兵油子。

    招募进队伍反而会让军队的风气和声名都败坏,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这批兵油子和刘泽清怎么处理确实是个难题。

    “左光先的第四师现在在滁州府对吗?”

    陈望沉吟了片刻,有些决断,向着胡知礼确认道。

    “六月二十七日,左光先奉军令司的调令已经抵达了滁州府境。”

    胡知礼略一回忆,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刘泽清那边,先把他调到六合附近。”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不够,刘泽清如今还有些用处,并不是很好的清理时机。

    汉中镇四师,都是加强师,每营五千人,共计十二个正兵营,一个三千人近卫骑兵营,共计有七万三千人。

    河南镇三师,都是普通师,十三个正兵营,每营三千人,共计三万九千人。

    山东镇一师,与河南镇一样,都是普通师,有一万两千人。

    湖广一师,六个正兵营,一万八千人。

    郧阳社兵、开封社兵共计一万两千人。

    陈望如今能够控制的兵马,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众。

    但是这个兵力,对于如今他所控制的广大的地盘还是有些不够。

    陈望带兵从英霍赶到了湖广,在长江北部的南直隶地方。

    南直隶如今留下的部队,是陈永福、高谦麾下的河南镇第二、第三师,以及高杰领的山东镇第一师。

    高杰如今领兵驻防在扬州北部的高邮。

    张献忠死在南京之后,李定国领兵返回江北,退往了安庆府,而后收缩兵力,放弃了不少的北部的城池。

    陈望随后命令陈永福出兵,先后收复六安、合肥,重掌庐州府全境,彻底控制英霍山区,使各处辖地再度连成一片。

    三者加上左光先,也只有四个师,四万八千人的战兵,加上八千开封社兵,共计六万四千人。

    高谦屯兵在凤阳还需要留兵守备徐州,因此前线的兵力也就六万多人。

    防守够用,但是进攻还是有些欠缺。

    陈望准备等到解决完武昌这边的事情,到时候回师南直隶,将扬州这颗万民军安置在江北的钉子彻底拔掉。

    到时候,将刘泽清和麾下的那些兵马送去做填线的炮灰。

    扬州这场攻坚战的烈火,熬下来的真金,可以收下。

    但是那些贪生怕死、军纪败坏的兵油子,还有刘泽清,还是直接永远的沉眠在扬州城下为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