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六章:吴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二十六章:吴甡 (第3/3页)

决绝,无不昭示着一个事实。

    他绝不会放弃手中权柄。

    汉中镇更不会停下征伐的脚步。

    吴甡长叹了一声,那叹息声仿佛从肺腑深处挤压而出,在寂静的厅堂内久久回荡。

    良久的沉默之后,吴甡终于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沙哑无力。

    “锦州已失……”

    吴甡语气沉重,宛若一块巨石,沉沉砸在地上。

    “建奴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总兵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

    吴甡所说的每个字都像浸透了苦涩。

    “山海关外,仅余宁远孤悬。”

    “蓟州、宣府、大同三镇传来消息,蒙古诸部最近异动频频,恐怕要不了多久,戊寅之变便会重演。”

    窗外风吼阵阵,檐角下悬挂着的铁马风铃不断摇曳。

    吴甡的声音越发的低沉。

    “北直隶疫病横行,天津、京师……病死者良多,田鼠成群结队,出没乡野城市。”

    吴甡目光低垂,眼眸之中满是哀戚。

    “李闯已经渡过了黄河,攻破了山西的平阳。”

    “首辅周延儒奉命领兵平叛,援太原。”

    吴甡闭上了眼睛,压下了起伏的心绪。

    “国家如今……已无可用之兵可御虏奴……”

    他缓缓抬起眼帘,他眼眸之中的哀色尽褪,取而代之的是某种近乎决绝的锐光。

    “南北断绝,天灾连绵……”

    吴甡没有说完这句话,但是陈望已经明白了吴甡的意思。

    孙传庭也和吴甡说过同样的话。

    在那个时候,孙传庭转头向着他问了一个问题。

    “你觉得……我大明……当真是气数已尽?”

    大明的气数……

    早已经尽了……

    孙传庭或许在问出这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心中早就已如明镜一般。

    陈望心中叹息了一声,但是眼眸之中坚决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九十七载。”

    吴甡紧握着座椅的扶手,因为用力他的指节在扶手上绷得发白,手背青筋绷起根根分明。

    “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复我华夏衣冠。”

    “华夏神州之地,绝不可再闻胡笳之声……”

    吴甡说完最后一句话,彷佛丢失了所有的气力。

    他的手指缓缓松开扶手,枯瘦的指节微微颤抖,像是秋风中最后一片将坠的枯叶。

    陈望抬头看着坐在首座上的吴甡。

    阳光透过窗棂,在吴甡的绯红官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位历经了四朝的文臣,此刻挺直的脊背犹如苍松,虽显老态却仍存风骨。

    时危方见臣节,然非命世之才,难挽既倒之澜。

    时局艰难,吴甡并非是应运而生的绝世之才,他没有能力来挽救这倾覆的危局。

    陈望站起了身来,整肃衣冠,目视着坐在首座的吴甡。

    这一次陈望没有如同之前一般随意,而是郑重其事的向着吴甡行了一礼。

    陈望没有言语。

    他知道吴甡在之后会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拿去吧。”

    吴甡的神色平静,他抬起了手。

    身侧手捧着尚方剑的侍从神色挣扎。

    但是终究还没有违背吴甡的意思。

    侍从手捧着御赐的尚方剑,一步一步的走到了陈望的近前。

    护卫在陈望身后的亲卫适时的上前。

    那侍从双手颤抖,缓缓的将手中的尚方剑递给了上前的汉中军甲兵。

    在行完了一礼之后,陈望转过了身,没有迟疑的走出了正厅。

    大明的倾覆在即,北国即将陷入烽火之中。

    周延儒,挡不住李自成。

    九边,也同样挡不住建奴。

    南国的权柄,他已经拿到。

    挡在他前行路上障碍,也已经被扫空。

    时机。

    已至。

    ……

    《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

    吴甡按山右有声,及为相,遂不能有为。

    进不以正,其能正邦乎?

    抑时势实难,非命世材,固罔知攸济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