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四章:暮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二十四章:暮气 (第3/3页)

新甲跪伏在地,叩首道。

    崇祯饱含着愤怒的眼神,在陈新甲的叩首下终究是消散了一些。

    不过崇祯也并没有答应陈新甲。

    一旁的陈演、蒋德璟两人对视了一眼,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可能在沉默无言。

    两人先后站了出来,奏请代为督师。

    不过最终收获的还是沉默。

    跪在地上的周延儒,看着一直以来都站在他身前没有动作的崇祯。

    他知道,崇祯还是想要他来督师。

    先前的种种,不过是崇祯还想要一块遮羞的布罢了,免得落下一个逼迫太甚的恶名。

    周延儒心中苦笑了一声。

    今上和陈新甲谋议和清国议和的事情,他其实也是知晓。

    正月的时候,崇祯召见他,征询他关于此事的意见,一连追问两次,那个时候他始终一言不发。

    他想的是,安享其成,成则分功,败不及祸。

    与外虏议和之事,必使得天下哗然。

    这件事,他不愿意沾染。

    而眼下,他便遭受到了这件事所带来影响。

    崇祯对于他已经不再像是此前那般尊重。

    周延儒心中冷寒。

    崇祯想做圣君,他想要做完美无瑕的圣君。

    辽东败了是边臣无能,议和败露是阁老擅权,连加征的辽饷都要假手户部上奏。

    这龙椅上坐着的,永远是个干干净净的圣明天子

    所有的过错都是臣子的,所有的骂名都要臣子来背。

    所有的一切,都是众臣误他!

    周延儒提起最后的精气,他知道一切已成定局,再度叩首道。

    “时局昏暗,国家动荡,臣身为内阁首辅,难辞其咎,罪难以赦,恳请陛下允许臣代为督师,平叛剿贼。”

    这一次,崇祯终于没有再沉默以对。

    “先生既果愿去,朕在宫中有过奇门,正在此刻,一出朝门,即向西行,慎勿东转。”

    崇祯的话语冰冷,毫不掩饰催促之意。

    周延儒清楚,这是崇祯对于此前吴牲南下督师故意拖延的不满。

    “臣……领旨。”

    周延儒的朝冠触地时,殿宇铺设的方砖映出他微微抽搐的面颊,他的心中满是无奈。

    不过他心中所有的想法都并不重要。

    至少,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并不重要。

    穹顶之下,群臣的呼吸声凝成一片压抑的潮汐。

    崇祯崇祯没有理会殿内跪伏的群臣,他已经转身。

    十二章纹的龙袍扫过丹陛,惊起缕缕尘埃。

    作为掌印太监王德华刚要举步跟上,却看到了崇祯抬起的手。

    崇祯的手像折断的雁翎,悬在半空微微发颤。

    崇祯并没有让他跟随。

    日光从蟠龙藻井的缝隙里漏下来,照耀在崇祯的身上。

    但无论再光耀的日光,到底是没有办法驱散崇祯此刻身上的暮气。

    大明这只垂垂老矣的赤虎,已经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崇祯十五年,三月七日。

    周延儒朝受命而夕起行,领京营兵一万五千,檄东协总兵白广恩、密云总兵唐通,并两镇一万五千兵马,合兵三万。

    出京师,往潼关而去。

    三月十三日,锦衣卫缇骑赶至山东兖州府济宁。

    吴牲于城北接诏,只是长叹了一声,而后跪地朝北叩首,遂领兵南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