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岩 (第2/3页)

马,很大一部分都潘独鳌所掌控。

    如今李定国能够控制的兵马仅有不过四万余人,所控的地方不过仅有雨花台一地和南部的一段城墙。

    余众西军营属已经是皆被潘独鳌所控。

    在潘独鳌的配合之下,万民军大举南下,掌控了整个南京城,收拢西军诸营,尽取金陵之地。

    李定国的反应很是迅速,但是终究是没有想到潘独鳌居然会反叛,也没有想到李岩竟然敢直接杀了张献忠。

    大敌在前,竟然阋于墙内。

    陈望本就势大,如此一来,莫不是给其添置嫁衣。

    李定国如何也想到,李岩竟会如此不智,出此昏招。

    “东面侦骑回报,万民军再增一营兵马往南。”

    望台之下,副官再度带来了前线的情报。

    李定国的目光如刀,扫过远处那一片片跃动的火光。

    寒风呼啸,吹动了李定国外罩着的赭黄战袍,发出猎猎的响动声。

    李岩于河南骑兵,不过数年之间,神兵电扫,席卷南国,连陷重镇,到底不是易于之辈。

    其人心思深沉,慎重不已,智计百出,凤阳、邳州两战大破朝廷诸路援剿兵马。

    如今一朝发难,便是毫不留情,根本不给一丝一毫的机会。

    在收到了南京城中生乱的消息之时,李定国第一时间想要控制南京外城的城郭,同时接防南京内城的南段城门。

    但是李岩早已经做好了反制,第一时间集结了重兵防守。

    城外军营潘独鳌也发动了后手,数营兵马被策反,引起动乱。

    等到李定国反应过来领兵回来平叛之时,万民军已经集结了一万多名骑兵越过了钟山,抵达了雨花台东。

    领兵者正是老回回马守应。

    马守应是战场骑兵宿将,调动派遣根本没有半点破绽。

    因为有其牵制,加上军中生乱,等到李定国稳定了军队之后,能够移动的空间便已经变得极为狭小。

    李定国几次发动攻击,想要解除困局,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万民军对于南京的控制越发的稳固。

    实际上,现如今李定国的情况并不好。

    虽然杀出了南京,但是却摆脱不了万民军的追兵。

    “距离我们最近的兵马在什么地方?”

    李定国转过头,向着站在一旁的冯双礼询问道。

    “江浦。”

    “不过江浦只有一万余名兵马。”

    冯双礼眉头紧蹙,叹息道。

    “万民军的水师从东逆流而来,已经截断了我军北上的道路……”

    李岩百般算计,一时发难,自然是机关算尽。

    江浦被万民军水师隔断,也在李定国的意料之中。

    李定国神色冷冽,心中更沉,现在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极为复杂和危急。

    他深知,万民军已经切断了他们北上的道路,江浦的兵马已经无法指望。

    要想渡过长江,只能向南寻找渡口,但南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要想渡过长江,只能去往更南处,找寻渡口过河。

    眼下的情形,对于他们来说极为不利。

    为攻南京,西军大部分堪用的野战兵马尽皆都聚集在南京的周边,其余的地方都只留下了基本维持治安的部队。

    偌大的安庆、庐州两府,加起来也仅仅不过只有三四万人的驻兵。

    三四万的人,而且都还是二三线的部队,在这种时刻,能够顶的上什么用?

    西军的主力部队大多集中在南京周边,其他地区的兵力薄弱,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足够的兵

    也只有刘文秀与艾能奇所领留守武昌的部队,在这个时候能够派的上用场。

    一旦刘文秀与艾能奇率军离开武昌。

    左良玉还好,但陈望绝不会坐视不理,必然命令麾下兵马挺进武昌。

    如今的湖广内部,已经不再是只有左良玉,陈望麾下的汉中军也在其中。

    到时候,人地两失,万劫不复。

    李定国看的很远,李岩不动则已,一动便是雷霆万钧,让他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

    李定国轻叹了一声,他早已经劝谏过了张献忠,要注意军纪,不要打骂将校,但是张献忠根本就不会听他的。

    除了他们四名义子之外,对于其余将校,张献忠动辄打骂呵斥,根本不留情面。

    当初万民军先入南京宫城,张献忠勃然大怒,鞭怒打麾下诸将,呵骂了足足半个时辰。

    若非如此,驻扎在能仁寺的白文选怎么会在事变之后倒向万民军。

    白文选和冯双礼一样,都是当初从陕西跟随着张献忠一路转战而来,可以说是军中的宿将。

    但是照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