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三章:崩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四百零三章:崩塌 (第1/3页)

    “八月下旬,万民军制将军李青山举兵攻陷东平、寿张、东阿、张秋等城,杀东平安山营都司智亮,县丞王访吾逃匿。

    “九月十五日,李青山与王俊两部于山东兖州府济宁会师一处。”

    “据耳目探查,李青山部有部众四万余人,精骑三千,水师舟船百艘,王俊所部有兵马三万,精骑四千。”

    “两部会师一处,合兵成营,以王俊为主,李青山为副。”

    “山东万民军,于济宁周边,塞安山闸,截漕焚舟,并驱漕舟攻至临清,屡败官兵,震动山左。”

    陈望坐在上首,听着汇报而来的消息。

    在听到山东万民军以王俊为首的时候,陈望眉头微蹙,有些诧异。

    “王俊与李青山两人同为制将军,两人合流,李青山为王俊统属,难道心甘情愿?”

    李青山其人,陈望是很了解。

    虽然不曾见过,但是李青山的事迹可是留在了后世的史书之上。

    历史上的李青山在山东起义,抗官兵,截漕运,攻打州府,屡屡攻陷附近州县,震撼山东。

    最鼎盛的时期控制运河沿线的安山、韩庄等八闸,凡过往官府粮船,均需缴纳所载漕米的十分之三,方予放行,以截漕之举解决了大军后勤供应的问题。

    而之所以有限制的截漕,不仅仅是因为可持续,还因为李青山和宋江一样,都想要招安。

    历史上,在周延儒奉诏前往京师,乘船从宜兴沿运河北上途径梁山之时,李青山谒见意欲由其传话朝廷想要谋求招安。

    不过后面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能够招安。

    在之后,围剿兵马日益增多,李青山终于兵败,投降招安。

    讽刺的是,李青山招安的结局并不好。

    招安他的总兵杨御蕃因为流言而下狱,李青山担心同样下狱,于是起兵复叛,后被擒获,送往京师以磔刑处死。

    李青山的意志不坚,是一个投机者。

    不过如今万民军势大,恐怕心中暂时没有招安的想法。

    李青山的内心想法,陈望多少也能够猜出一二。

    万民军如今如日中天,一路以来连战连捷。

    有席卷天下之象,气吞万里之心。

    种种事迹也都表明,李岩真为雄主。

    无论是收河南诸路义军之心,还是革左五营入万民军之事,都代表着李岩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领袖。

    跟随着这样的雄主,加入这样的势力之中。

    或许真能随其建功立业,开天辟地,依从龙之功,搏他个封妻荫子,搏他个开国公侯!

    就算不能,日后失势,只要麾下兵马不失,像是陕西三十六营的营首一般,做个参将、游击什么的。

    李青山这样的投机者,应该不会愿意屈于同级之下,接受改编。

    “李青山占据梁山,效仿水浒,打出替天行道之旗,排列头目交椅,因此军中绿林之气甚众。”

    陈功上前了一步,解释道。

    “王俊未起义前,便已是当地有名的任侠,因仗义疏财,勇武过人而扬名山东绿林。”

    “起义之后,往来的山东绿林人物众多,因此得以纵横兖东之地,连败诸路官兵,之后更是被山东绿林推为首领。”

    “山东绿林,皆是结识王俊为荣。”

    “监察所坐探汇报,李青山不想合流,但是却难以压服底下的各路头目,此番合流为副,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而且……”

    陈功顿了一顿,继而说道。

    “为了统合李青山与王俊两部,李岩还派了特使前去。”

    陈望挑了挑眉毛,问道。

    “谁?”

    “宋献策。”

    陈望眼神微凝,宋献策的本事他再知晓不过。

    要是考领兵打仗,出谋划策,宋献策最多只是中等。

    但是要论游说口才,宋献策可以得到最上等。

    将宋献策放到春秋战国,或许能成为像郦食其那样著名的说客。

    毕竟宋献策,可是在兵败之后,成为清军座上宾的人。

    谈迁所写的《北游录》有记载着关于宋献策的事迹,其中有一句:“满洲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众”。

    知晓了宋献策已经去往济宁,陈望也知道王俊和李青山两部合流已经无法阻挡。

    “邳州的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