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九章:决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九十九章:决死 (第3/3页)

的两翼三镇的将校带着精锐的家丁,加入了战场之中,向着那些直冲而来的护军冲击而去!

    ……

    长岭山清军大营。

    御营中军。

    黄台吉站在中军东部的望台之上,凝望着各处不断闪耀的灯火眉头紧锁。

    一封封战报从各处传来,让黄台吉原本认定胜利的内心开始动摇。

    明军这几日野战,坚强的简直不像是明军。

    黄台吉并不是没有见过慷慨赴死的明军。

    但是那些慷慨赴死,勇敢无畏的人,在明国的军队之中往往是少数。

    很多时候只需要杀了他们,其他的人就是待宰的羔羊。

    “不过,胜利终归是属于我大清……”

    黄台吉握紧了腰间的宝刀,他的眼神坚定无比。

    多尔衮已经稳住了锦州外围的防线,并开始组织反攻。

    而阿济格在向阴屯接连击退明军的攻势。

    石灰窑那边,明军虽然占据了石灰窑,但是终究是没有办法越过后面的两道防线。

    鳌拜已经带领护军和明军发起了交锋,尚可喜和耿仲明两人也已经是排布好了阵势。

    火器装填和准头,弱于重弓多矣。

    但是在防守战,尤其是在有壕沟栅栏之时的防守战,就是真真正正的杀敌利器。

    黄台吉不断的调兵遣将,发布着号令。

    明军如此顽强的战斗意志持续不了太久。

    很快惨重的伤亡就会影响他们的士气……

    只是……

    黄台吉神色凝重,扫视着四方的战场。

    多年以来战场上经历,让他敏锐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察觉到了一丝危险,但是细想之后又不能察觉到底是哪里不对。

    铳炮的声响在远方不断响起隐隐约约,厮杀与呼喊声在各处之间回荡,传入了他的耳畔。

    黄台吉心中猛地向下一沉,直到此刻,他终于发现了是什么地方不对。

    从一刻钟前起,他就没有再听到任何一阵马蹄声,见到任何一名将军情递报上来的令骑。

    到底是久经沙场多年,黄台吉横眉立目,果断下达了军令。

    长岭山的营门打开了些许的缝隙,十数名护军营的甲骑转瞬之间便已是奔驰而出。

    跃动的火把点亮了一片又一片黑暗的角落。

    也让黄台吉原本剧烈的跳动的内心缓缓平静了下来。

    黄台吉心想,或许前线只是……

    就在黄台吉心存侥幸之时。

    视野之中那跃动火光骤然熄灭。

    黄台吉的脸也终于是彻底的沉了下去。

    下一瞬间,长岭山大营的警铃被猛然摇响。

    刺耳的铃声一瞬间便传遍整个长岭山的区域。

    而几乎就是在同一时刻。

    长岭山外,一声嘹亮的天鹅音冲霄而起。

    紧接着,原本黑暗的地方突然浮现出了点点火光。

    密集的火光聚集在一起,最终汇聚成了一片片火海。

    一面高大的将旗也在此刻升起。

    高达一丈八尺的火红色总兵将旗在逆风之中猎猎而动,招展开来。

    曹文诏头戴三旗日月盔,身着鱼鳞齐腰甲,下着百花织锦战裙,手执着虎枪,立于将旗之下。

    耀目火光映照在曹文诏的身上,经由甲叶的反射之下更显威严。

    凛然。

    恍若天神!

    北风迎面袭来,吹起了他罩在甲胄之上的红棉战袍。

    高顶顿项盔上上三面火红色的盔旗也在劲风的作用之下不断跃动。

    劲风鼓荡,带起了曹文诏身后五百余名甲兵头上的盔旗和红缨,宛若一片翻腾的怒涛。

    骤然的生变,让清军御营中军混乱不堪。

    刺耳的警铃声在黑夜之中显得尤为刺耳。

    曹文诏的神色平静,心如止水。

    目视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望台。

    目视着那望台之上,站在最高处的身影。

    火光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衣甲。

    月光似水,轻拂过众人的脸庞。

    曹文诏缓缓举起了手中的虎枪,冷森森的枪尖指向清军的御营。

    身后五百甲兵,已是汹涌向前!

    ……

    《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曹文诏等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

    大命既倾,良将颠蹶。

    三人者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故别著于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